带着牵挂出发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是薛道衡的《人日思归》,表达了他对家人无尽的思念和牵挂。幼时,还不懂得单单只是离开了家,何来那么多忧伤和苦楚。稍大一些后,待自己也离开了家,才知那一份牵挂家人的心情,想回家,想见到父母。那一刻,无论平常与父母争吵得再多,也会放下心中的那一份成见与偏见。

    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什么心情?兴奋,激动,还是不舍?但似乎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无论当初的想法是多么深刻,时间一长,也就变模糊了,我也是这样。从小在父母的压力下长大,一心想要逃离那些视线,第一次真正离开家的我,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轻松与快活。“终于逃开了”,这是我当初的想法。虽然有些狼狈,但也终于可以与过去那些狼狈的生活告别了。新的同学,新的认知,新的环境,一切都是那么令我满意。虽然与父母依旧通过电话可以联系到,但也终于没有了那种面对面的压抑,也学会了第一次不去在意父母的话语,哪怕父母再怎么责怪,也不会像当初那样愤慨,无比的舒心和平静。这样的“好”日子维持了一段时间,直到室友的一句话:“你爸妈对你好好呀,开学时还陪你整理内务,不像我,我爸妈就给我打了个电话。”我愣了楞,第一次听到从别人口中评价到的家庭,笑了笑说:“是呀。”这么长时间,我第一次思考父母不在身边的我,究竟过得怎样。其实一切都还好,除了偶尔会想起父母,但也只是一瞬而过的事。没过多久,便没放在心上了。

      后来寝室开夜谈会,一伙人都说到了自己的家庭。我认真地听着,也认真地谈论着我的家庭。“你挺幸福的。”在我说完后,室友靠到我身边来说道。我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了她一眼。我……很幸福吗?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每每发呆时,便总会想到与父母的点滴。其实除了争吵以外,也有过很多的美好。但也没过多久,便在考试的忙碌中,渐渐淡忘了。直到期末考试结束的那一晚,我打给一周未联系的母亲,在听到声音的那一刻,预料之外的落下了眼泪。也说出了一句很久再没说过的话:“妈,我好想你。”后面的话便都埋没在了抽泣声中,只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哭啥,反正也快回来见到了。”温柔且平静。回到家后,看着父母,很久没有认真地注视过他们了。第一次明白了久违的归属感,也第一次满怀欣喜地说出了那句,“爸妈,我回来了。”

      后来,也就是现在,在学校里,与父母的联系愈加频繁,在假期里,也不再那么反感于父母的交流。似乎心里多了那一份牵挂后,也不再感到那样的空虚,因为我是被爱着的,那份爱沉甸甸的。

      牵挂有很多种,但千万别忘记对父母的牵挂,兜兜转转,最后还在等着的人,永远都有父母。他们可能没办法成为我们的避风港,但一定永远会张开手臂,等着我们回家。好好对他们,带着对父母的牵挂再出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