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接手的一年级,有两个孩子是住校生,小营和小恒。
时光荏苒,转眼孩子们入校已经三个月了,好多行为已成为了习惯。如,放学后俩人帮老师打扫卫生,小恒擦黑板、倒垃圾、倒水桶里的水;老师扫地小营拖地。每天打扫完卫生我都会给他俩开小灶:布置点作业,通常是布置几个字。
周一我们课题组开了研讨会,会议结束后,已经放学了。我来到教室忙拿起扫帚要扫地,小营说,老师,扫完了。俩孩子真棒!心中喜悦感油然而生。再看黑板已经擦的干干净净,小营已经开始拖地了。
我走到电脑桌旁,关机,又来到办公桌前收拾东西。这时小恒对我说,老师今天写什么字?噢,对,还忘了给俩孩子布置作业呢!我忙打开他们的练习本,今天让他俩写“问好”俩字。我一边示范一边解说到,问先写一个门里边再写一个口。(门和口俩字都学过了)……
办公桌上还有一个橘子,我忙把它掰开分给他俩,他俩接过橘子道声谢谢老师,拿着书包又转身对我说,老师再见!
事后想想,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俩孩子放学后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并稳定,现在已经到了自然阶段。即使有的事宜老师忘记俩孩子也能很自然的提醒老师,比如孩子跟老师要作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