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篇:再见,成都
就在准备完成《成都记事》之时,收到了2017年第11期《看历史》杂志,封面故事正好是——《1917百年前的成都生活》,这为我进一步了解成都这个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料。
“100年前的成都,在中国城市中是非常特殊的。由于在内陆地区,租界,这一1840年以来外敌入侵所造成的屈辱的象征,并没有出现在成都。但是,成都又不像别的内陆城市那样封闭,1910年成立的华西协合大学,是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后来演变成了华西医大。1900年前后,有一些外国人相继来到成都,开始打量这个城市”。——《看历史》
百年一世纪。如果没有文字和口口相传,今人哪里会知道上世纪的成都是什么样子。然而,既使是现在,承如“1000个人心目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眼中的成都还是不一样的。尤其对于我这样的过客来说,只能在匆匆行走中,蜻蜓点水般地看一眼这个城市,不可能把它的全部都装进视野中,更不能得知每一个画面后的前世今生。
了解一个都市,除了看到了,听到的,还有自己感受到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有时自己的感受可能更能左右思维认识。读罢《1917百年前的成都生活》,再回想自己那几天来与成都的“零距离”亲密接触,不禁又生出别样的亲切与敬意来。
亲切,是因为那里不仅有亲亲的同学,而且所遇到的人都是和善、热情的。比如,每一次的问路、拍照,都能得到友善的回应。尤其是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一位阿姨在给我们拍照时自己不合意不放过,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再麻烦她了。
还有一天晚饭后,在市区溜达,看到夹在几间小吃店中有面橱窗与众不同,尚未定睛细看呢,从店里出来一位小哥,看到我们眯着眼打量橱窗时,热情地为我们介绍道“这是一家书吧,可以在里面看书的,很不错的”,说罢就走了。正是因为他的介绍,我们才走进这家闹市中的小书吧——唯书阁,认识了一群年轻的创业者们,她们大约是一帮80、90后的年轻人吧,我觉得她们是有智慧的,很看好他们。
小小的书吧文艺范十足,在这里仿佛可以放置一天的疲劳。我从来都觉得,任何装饰都不如书本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书,才是那个能令所有地方倾刻间就能蓬荜增辉的法宝,但凡是看到这样的所在,就想呆一呆,它让我感到万分亲切。
敬意,是因为成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成都市位于川西平原,川西文化是蜀文化的一部分,蜀文化有着汇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和强烈的渴求开放的意识。即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阻挡不住蜀之先民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坚忍不拔的成都人又是非常好学的,千百年来,他们既受中原文化礼制、风习、价值观和历史观等方面的影响,又不排斥西方舶来文化。所以,百年前这个城市就能够中西结合便不足为奇了。
我对蜀文化的最初了解,源于三星堆。初见三星堆面具时,想到了外星人。这次出行,我又认识了太阳神鸟——"四鸟绕日金饰",商代晚期作品,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站在太阳神鸟面前,除了惊叹,还有崇拜,华夏文明的火种从来就没有熄灭过,不仅如此,它还影响着全人类。作为受益者的我们,继承和发扬它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几天下来,我发现这个城市处处是文化,包罗万象,让人为其着迷。
好多亲友都在介绍,到了成都不可不去的有几个地方,比如,宽窄巷子、锦里等,那里有丰富的美食和悠久的人文历史。
因为时间关系,我还是在一个下午先去拜访了武候祠。去了才知道,它与锦里仅一墙之隔,一边是肃穆,一边是喧嚣,我想这是冥冥之中,后人用当今的繁华告慰曾经的战火吧。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95年。在语音导览中,我安静地学习了三国那段历史遗存。先人们创造了历史,历史又被后来者不断评述——“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清•赵藩),在评述中汲取营养推动着历史发展,这般轮回着、进步着。
这些完整的历史遗存得益于它的守护者,由衷敬佩着守护这方祠堂的人们。有了他们,我们的根脉才得以永存,他们可谓历史的功臣。
时间走的很快,夕阳穿过窗棂洒在祠堂中,一层斑驳,提示着人们该还祠堂安静了。这时候,墙外的锦里在夜幕中又拉开了一片繁华。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锦里,恣意地向世人展示着成都休闲的夜生活。徜徉在这古巷里的其实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摩肩接踵的人流,鼎沸的人声,让这方寸之地热闹非凡。
我却好像还没能从武侯祠的静穆中回过神来,在五光十色的灯火中走着思,想着如何告别,下次还要不要再来?
毕竟,这里闻名遐迩的地方太多了,每处地方都能捧出一顿历史饕餮大餐。网络世界再发达,不及亲自踏上它的土地。
末了,给关注成都历史的人们推荐法国人吕安·博达尔的“领事三部曲”《领事先生》、《领事之子》、《安娜·玛丽》,这也是2018年我要选读的书目之一。
再见,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