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文:不同层面的人,思考,讲话,做事的行为目的完全不一样。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陈昌文解读:

  这景丑看孟子讲道理跟他辩论了一番,于是接住孟子的话题继续辩论。

景丑说,我说的可不是您说的这个,

这是一个辩论技巧,您说这个角度的,我就说另外一个角度的,角度不同,道理就不同。

景丑引经据典,说,《礼记》上说,父亲召唤子女,叫着无诺,这是什么意思呢?

诺,其实就是我知道了,等下,我马上来的意思,就是有一个缓冲,

所以,要无诺,就是不能有任何缓冲,立刻去。

意思就是父亲召唤您,您就立刻,马上动身,放下一切。

然后君王召唤,要如何应对呢?

就是不要等车马,马上起身就走,放下一切,

问题来了,车马是不是跑得更快些?是的,但是您不能回去找车马?您得先走,让自己的仆人去找车马来带您,这才符合礼节。

这次,您本来是要主动去上朝见齐宣王的,

结果,听到齐宣王的使者来召唤,您反而不去了,

这跟礼记上记载的大相径庭啊。

这个景丑犯了什么错误呢?他还是把孟子当成了跟自己一样的臣子,

而孟子的目的是做君王的老师,不是臣子,

所以,景丑的这一套说法,对孟子是无用的,

完全不在一个层面讨论问题。

所以,不同层面的人,思考,讲话,做事的行为目的完全不一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