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想聊聊我看过的一些书,以后也会定期分享看过的书籍以及自己的感触。以书会友,希望你能喜欢~
————正文分割线————
打开这篇文章的小伙伴,想必都是爱读书的人。经常读书的人应该都有过一种焦虑:
要么觉得我读了这些书,好像也没什么用啊;要么觉得好书这么多,什么时候可以读完?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想要克服这种焦虑,一个有效方法是告诉自己:不是每一本书,都非得读完。
我们从一本书里,如果能够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个方法,就是赚到了。不要期待看完一本书就能大彻大悟。知识是需要慢慢积累的。
而且有时候拿起一本书,别人都说好,可是你读不懂,看不下去,不一定是你天资愚钝,也有可能是「缘分」未到——
当作者的水平和你差不多或者稍微高出一点的时候,他说的东西你理解起来没问题;但是当作者的水平比读者水平高出很多的时候,读者就可能很难理解作者的表达。
不过随着我们阅读更多的书籍、理解更多的事情、或者在生活中有过相关经历,可能某一天,就能明白作者当时想表达的意思。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主动探索,但是不能着急。
絮叨结束,下面列出一些我看过、且觉得很值得一看的书,按照时间倒叙排列。
先推荐3本对我三观塑造影响很大的书吧。
O1. 《传播学概论》
阅读时间:2015年
这是一本专业教材,书中大多数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唯独记得「沉默的螺旋」、「议题设置」、「把关人」这些概念。
「议题设置」和「把关人」是说,大众传播媒介因为掌握话语权和传播权,他们会对真实世界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再发布给公众,然后公众也会根据他们提供的这些议题进行讨论。
当时给我的震撼是:
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它本来的样子,而是掌握了传播权话语权的媒体,选择让我去看到的样子。我所认为的「独立思考」不一定真的是我自己的思考,而是被媒体引导才有的想法,才相信的“事实”。
从那以后我在处理外界信息的时候,就会非常谨慎。会下意识地去找传播源,会不单单听传播者说了什么,也要去推测他隐瞒了什么。
(至于怎么看懂新闻,如何猜测说话者的意图,挖掘他想要隐瞒的信息……感兴趣的话,以后可以多聊)
02.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阅读时间:2016年
知乎大V采铜老师的书,好像是当年亚马逊图书销售榜的前三名。
书名看起来很成功学,其实内容一点也不鸡汤,而是实打实的方法论。
比如说起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这些话题,如果拿《奇葩说》里面的奶茶、杨奇函来比喻如今大多数流水线般日更的公众号内容,那采铜老师的这本书就相当于是辩论届的黄执中。一个是技巧层面,一个是心法理论。
比如采铜老师用「收益值」结合物理学中的「半衰期」形成的四位象限,来指导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
我们应该多做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学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和“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少做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比如漫无目的地刷微博,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
还有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和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件。哪些事情属于这个范畴,又该如何对待,感兴趣的话可以亲自去阅读这本书。
非常建议刚刚毕业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小伙伴看;尤其建议正在上大学的年轻人看。看完之后你也许就能知道,该如何度过大学四年。
03. 《把时间当朋友》
阅读时间:2016年
币圈大佬李笑来老师的书。李笑来在成为币圈大佬之前,其实是知识付费领域的领军人物。我对知识付费风潮的第一波感知,就来自笑来老师。可以说现在被大家广泛接受的内容付费、社群付费这些模式,以及财务自由的讨论,都来源于他。
这是一本众创书籍,即它的内容是由许多人一起完成的。而且书籍内容一直都是免费共享的,复制这个链接👇
<https://b.xinshengdaxue.com/>
打开网页就能阅读。
分享两个李笑来老师的重要观点。
▍七年就是一辈子,掌握任何一项新的重要技能,都相当于重生。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获得重生 —— 对我们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每一辈子都要至少习得一个重要的技能,进而获得不可逆的重生。第一年可以像苍蝇一样左冲右突,一旦找到了突破口就要像蜜蜂一样,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飞行。习得任何技能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刻意训练并不依赖任何运气,只要付出就有收获。越是早期,越应该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学习(磨练技能)。我们就是相信学识决定一切。”
▍人生最重要的概念是:复利效应。
智力、知识、经验,这些能够积累的东西,都存在复利效应。在没有继承资产的情况下,选择积累知识,并且笃信知识的效用,经过复利效应的作用力,知识终将给你带来绝大的财富。而且我们很幸运的生活在一个知识变现很容易、且越来越容易、且变现金额越来越大的时代。
下面是另外一些我觉得很值得推荐的书。
04.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时间:2016年,2017年,2018年
这是一本读书方法论,专门教人应该怎么读书。但是很惭愧的是,我先后读了3次,都没有读完,因为一读就想睡觉。
后来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而原因可能不在于我们太笨,而是作者的写法结构很散,加上翻译原因,有些句式用法会「水土不服」。
于是我在第三次攻克失败之后,大大方方和自己和解了:我要的是读书的方法,不是和这本书赌气。所以就在知乎上找到了一个高赞读书笔记,根据别人的笔记内容,把这本书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记下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算是把这本书囫囵吞枣读了一遍,不过已经觉得受益匪浅。
比如作者把所有书籍分为3类,面对不同类型的阅读,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以快为好或以慢为好。
对于娱乐消遣类的内容,扫读一下,知道事情是什么就型;
对于获得资讯类的内容,通读一遍,掌握重点资讯即可;
对于能够提升认知的内容,则需要深度阅读,以求理解。
所以,如果你对于该如何阅读,挑什么书来看这些问题还有困惑,这本书或许可以给你一次阅读启蒙。
05. 《10秒钟让你不同凡响》
阅读时间:2017年
内容很少,大概2个小时就能看完。是一本实操性非常强的社交技巧书籍。之前专门写过👉<如何在10秒钟内给人留下好印象>,就不说了。
06. 《皮囊》
阅读时间:2017年
作者蔡崇达,韩寒口中的“写作大师”。这是一部有着小说质感的散文集,记录的是真实故事,讲述从农村出来的作者和故乡亲人之间的骨肉亲情。
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虽然我把这句话记得很牢,却始终不敢说彻底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在讨论审美的时候,会说「拥有什么,就要侍奉什么」,比如大眼睛的姑娘,一定有很贵的眼霜和很多睫毛膏;腿部好看的姑娘很难忍住不露腿等等。
或许阿太是在提醒我们,要克服「优势」带给自己的限制吧。
07. 《我与地坛》
阅读时间:2017年
会把人看哭的一本书。
看之前知道作者遭遇悲惨,因此觉得这本书应该基调悲凉。预想作者大概会花很多笔墨描写自己心境的变化等等,很怕自己因为不能感同身受而觉得无聊。
但打开看之后,完全不是这样。这应该是少有的一本,让我看到舍不得放下的非小说类作品。虽然看的时候,会为作者的遭遇感到伤心。但又觉得,他经历的事情,他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
比如他和母亲的关系,生病后母亲如何笨拙又细心的照顾他、爱护他,他又如何因为愤恨自己的病而迁怒于母亲,出言伤害母亲,然后后悔……每一件事情每一种情绪,我们都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翻看之前的笔记,找到了这几句摘抄:
“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
“我特意去那园门(幼儿园)看过,抗拒进园的孩子其壮烈都像宁死不屈,但一落入园墙便立刻吞下哭声,恐惧变成冤屈,泪眼望天,抱紧着对晚霞的期待。 ”
这些句子拿出来不觉得什么,但是如果你也看了这本书,再看到这些句子,就会像岸上的水草被放回水中一样,感觉到合适和优美。
08. 《参与感 | 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阅读时间:2018年6月
算是小米的一本自传吧,做市场、运营之类工作的同学不妨看一看。
讲了小米从创始到如今的规模,经历了哪些节点,成功/失败的经验,当然多数是成功的。主要讲了在口碑营销上面的成绩,最核心的原则就是——要让粉丝/用户有参与感。这可以说是当初帮助小米在手机市场上杀出重围的重要方针。
现在很多品牌在做营销推广的时候,已经越来越知道,需要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要好玩有趣。比如十万蓝V总教头海尔、丑萌丑萌的花呗等等。小公司拼命包装高端,大品牌拼命接地气,就像穿西服打领带企图捞回一点可信度的保险销售,越缺什么就越要宣扬什么。(手动滑稽)
09. 《笑场》
阅读时间:2018年6月
李诞的代表作,收录了网络上脍炙人口的《扯经》系列、奇趣故事,以及诞总近年来的多篇随笔散文。看似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故事中蕴含引人反复玩味的道理。从不同角色的口中描绘出了一幅荒诞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
说人话就是很好笑,好笑背后又很有道理。(这么一形容让我觉得像是在说《智慧背囊》哈哈哈哈,90后里应该有不少人小时候都看过这个吧,小学作文素材来源)
贴几个我觉得有意思的片段:
1.
师父:此世不乐,来世就乐吗?这些人真痴。
小和尚:那来世就一定不乐吗?
师父:呵,跟我抬杠?那你死去吧。
小和尚:你看你,辩经嘛,小心眼儿。
2.
-结婚为什么要放爆竹啊?
-想必是给自己壮胆吧。
3.
师父,我见到好多施主往佛像前扔钱,往水池里扔钱,往石龟、石龙身上扔钱,他们却不给道旁乞丐钱。
4.
-没有朋友多孤独啊。
-有了也一样。
5.
小北,我似乎从来没有过为了什么一定要怎么怎么样的时候,从来没有那么热烈过,即使是给你写的情书,也是压着手腕写的。小北,我是说,话不能说得太满,人活得也不能太满了。当然你很好,你这样理直气壮的很好,我喜欢你这样,但是我不行,我就做你的退路好了。
10. 《全栈市场人》
阅读时间:2018年
副标题是「互联网市场营销入门通用宝典」,确实不错。作者是在知乎上拥有11万关注者的Lydia,从小学老师转行做互联网市场,具备从零到一的实操经验。完全适合尚不熟悉互联网市场和运营工作的同学阅读。
我是在入行之后才看到这本书,阅读之中感觉亲近非常,因为写的就是我每天在做的事情。撕的逼扛的锅砍的需求历历在目,简直是一本互联网公司职位大观,十分接地气。
如果你现在在犹豫要不要转行做互联网,做运营,完全可以打开这本书,它所描述的事情99%都是你将来要经历的事情。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扛得住吧。
11. 《人类简史》
阅读时间:2018年
今年在中国大火的一本畅销书,康永哥、高晓松等名人都看过。蒋方舟还有一档音频节目也专门聊了这本书。
总体而言可读性很高,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各角度,研究了「智人」这个物种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听介绍觉得很枯燥对不对,其实书本内容十分浅显易懂。
但蒋方舟对它的评价是:正确的观点都不是原创,原创的观点都不够正确。比如书中认为,人类和小麦的关系,不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人类。因为有了小麦之后人们就开始从游牧社会进入农耕社会。虽然看上去更加稳定低风险,但其实人们劳动的时间加长了,也不再自由,还因为劳动患上了很多疾病。这个观点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同,不过还是很新颖有趣的。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有意思且正确的观点,看过之后你可能会对历史学、人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我能在高中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大概就不会那么烦生物课和历史课了吧~
12. 《东京一年》
阅读时间:2018年
作者蒋方舟,蛋总的好朋友。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也提到过这本书,也很喜欢她这个人。这本书是她独自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日记散文,每篇内容都不长,适合在早起时、晚饭后随便翻开一篇,跟着她在东京逛展览、见友人、吃饭看书,好像一个多年老友把她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想向你娓娓道来。
而她又是典型的读书比阅历多的女孩子。年少成名,性格因此敏感细腻;博览群书,认知和见地都在同龄人之上。录《圆桌派》的时候在马家辉、马未都等前辈面前也相当从容。还莫名地和主持人窦文涛十分相称,透着股土里土气的真诚。在节目里毫不客气地剖析自己身上的阴暗面黑历史,非常有趣。
————叨逼叨分割线————
好像我还是看小说比较多。中学时期喜欢看亦舒,她的名作基本上都看了一遍,说不上多喜欢,但是影响了我最初的恋爱观。就是女性一定要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可以享受爱情,但不能把它当饭吃。
科幻小说只看了《三体》,还剩2本没看完,因为每次想要续看的时候都忍不住要从头开始,期望一口气看完。大概就跟高中背单词总背abandon是一个道理吧(衰)……
看小说最大的坏处就是,我自制力不强。或者说在看小说这件事上,我没有自制力,我放弃了自制力。
以前在大学的时候,第二天要考试,前一晚还能熬夜到凌晨3点看《盗墓笔记》,所以我轻易不敢打开小说,总得留在没有纷扰的时候尽情的看。
最近经不住诱惑,开始看《神雕侠侣》,老实说这是第一回看金庸老爷子的作品,以前连电视剧都没看全过,以至于现在看小说的时候,给杨过安的是白古的脸,给小龙女安的是刘亦菲的脸,且莫名觉得甚是相称……
好了,分享结束!以后再有好看的书,依旧会更新在这里,公众号后台回复【书单】就能查看,希望你们喜欢~
——end——
微信公众号搜索:ofAo,可查看赚钱技巧、学习干货、节目鉴赏。敖是我的姓,读第二声。
回复【见面礼】领取6本好书资源(电子版)
回复【书单】给你推荐我喜欢的13本书
回复【稿费】,教你如何利用写作月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