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序办理手续,寄存你回不去的曾经。
作者 | 晴天
朋友要离开广州回家乡发展了。送她去车站的时候,我们俩在车站附近的餐厅吃了一顿饭。
落座后,看到她的影子倒映在餐厅大大的玻璃窗上,我愣神看了好久。
她问我:“你怎么啦,看什么呢?”
我抬头笑笑:“没什么,快点吃,等会就要侯车了。”
进站前,她靠过来抱了抱我,轻声说:“谢谢你来送我。”
那一刻觉得眼泪都要掉下来。
以前好像从来没有觉得说再见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就像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毕业礼一样,那时候我们也说再见,天真的以为说了再见就真的会再见。
但其实,我们和大多数人离得最近,交集最多的就已经是那段时光了。
过了,再也不会回来。
过了,再也不会再见。
每一场的毕业礼就是一次浩大而郑重的告别仪式,只是我们都懵懂而不自知。
回去的路上给朋友打电话,问她顺利上车了没。
她说,刚找到位置坐下。
停顿了下,我说,刚刚在餐厅你问我在看什么,我在看玻璃窗上你的倒影。当时在想,也许我会忘记很多事,忘记我们一起疯跑疯玩的日子,忘记一起哭过笑过的日子,但是这幅画面我会一直记得的。
听到她在电话那头笑了,说了句,傻逼。
电话挂断了。
几秒钟以后,看到微信。
她说,你要好好的。
我们从没说再见,但是会一直期待再见,也做好了再也不见的准备。
这是我以为对告别最好的诠释。
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人懂得好好告别了。
把诸如微信电话QQ的社交网络一拉黑,就能够完全的隔绝一个人进入自己的世界。
从亲密无间到老死不相往来,不过一念之间而已。
Tiya和前任就是这样。
前一天还好好的说着爱你的恋人,突然就发微信不回,打电话不接。
Tiya以为他是不是有什么意外,差点就报警了。
没有报警是因为她再次发微信的时候,看到了那个红色的感叹号。
“我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Tiya说。
感情无以为继的时候,很多人会和Tiya的前任一样,以为逃避,沉默,甚至消失就可以避免伤害,就可以假装一切都很好。
但其实,这种才是杀伤力最大的处理方式。被迫告别的那方,往往会有很多的委屈,困惑,甚至是怨恨,积累的越来越多,更糟糕的是,他们都找不到准确的发泄方式。就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样,只能自己憋着。
想起电影《非诚勿扰》经典的离婚典礼,简直庄重到不行。
“今天我们一起见证,我们共同的好友,芒果和香山结束他们维持五年的婚姻,从夫妻变回熟人。”——离婚典礼致辞。
当时看完以后就想,如果以后离婚也要讲究仪式感,会是怎么样:首先按照结婚的流程,以倒叙顺序再演一遍,通知宴请亲朋好友,返还份子钱,婚车录像车随行。到丈母娘楼下,放炮,最后把媳妇抱上去,还给人家,才叫善始善终 。
这么繁琐庄重的离婚仪式,是不是会降低离婚率?
前阵子很火的《前任3》扎了很多人的心。
两情缱绻时,他们谈起“如果我们分手了,你会怎么样?”
他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感情也是这样,越是炽热越是难以长久。
在电影的结尾,孟云穿着至尊宝的衣服,站在繁华街道上,对着林佳的窗子大喊我爱你;林佳把自己锁在家里,狂吃会导致过敏休克的芒果。
说到底,爱情就这两句话:“我爱你。”→ “我爱过你。”
这样用力告别过,也算无悔了。
就像在一起的时候,有玫瑰花有告白一样,那么,分开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有仪式感呢?
永远不要隔着屏幕说分手,再疼再不舍也不要对着冰冷的屏幕发泄,即使做不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那也留下最好的最后一次再见吧。
最近看新闻说90后已经批量离婚了,离婚的理由千奇百怪:
有了孩子以后,她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了;
他不再像婚前一样会哄我,把我当宝贝了;
生活变得一成不变,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可爱了;
......
木子也是这首批离婚的90后之一。
离婚的时候,曾经相爱的两个人为了孩子房子车子闹得不可开交。
“我们之间没有赢家。”木子说。
过了一阵子,他给我发了一个视频。
说:“如果当时我们看过这个视频,也许就不会这样了吧。人生的轨迹可能完全不同了。”
在结婚的时候,都是想着要白头到老的。只是走着走着,两个人就慢慢走到了岔道。
激情也许总会褪去,新鲜感也会慢慢淡去。
但是,如果我们在每一次想要分开的时候都想想最初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是不是就能更懂得珍惜?
能挽留的时候,别犹豫。
真要告别的时候,别强求。
- END -
更多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