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 鄉愁——紀念余光中

       上個月寫了一篇日月潭的遊記,當時開篇就提到了我中學很喜愛的詩人余光中,沒想到半個月過去後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他的消息,竟是他已在高雄病逝。

        很多人熟識余光中的原因可能都是因為中學課本裡那首詩——《鄉愁》,淡淡的文字,濃濃的情意。很多媒體稱他的一生為“跨世紀的疼痛文化史”,因為他一輩子都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經歷了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

       《鄉愁》共四小節,這四小節正是他人生四個階段的寫照,從幼時生活於南京,到抗戰爆發後一路飄零與父親重慶相聚,解放戰爭時期遷居香港,後移居台灣,詩中的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都寓意他不同階段的生活,後來他在多所名校任中文系、英文系教授,被譽為華人文學界巨擘。

       他生前曾以“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形容他對兩岸三地的感情。現在他走了,終於走到了母親的懷抱。

       魯迅在《為了忘卻的紀念》中有一句話總在我腦海裡回響:“在這個充滿愛與被愛、傷害與被傷害的世界裡,生命對我們是吝嗇的,因為他總是讓我們失望;可是,生命又是這麼慷慨,總會在失望之後給予我們拯救。”

       逝者已矣,生者當如斯。重溫一遍《鄉愁》,回顧它曾帶給我們的感動。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隨筆1-24(2015.6-10) 1、作者 才華不是財富,痛苦不是財富,用才華對痛苦進行思考和表達才是。於是有了...
    四葉阅读 1,529评论 3 14
  • 这里向大家描述一下CSS中px和em的特点和区别,px像素(Pixel),相对长度单位,像素px是相对于显示器屏幕...
    温木先生阅读 2,558评论 0 0
  • 悲剧打破了形式和我们对形式的依附,而喜剧体现了生命中不可战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野性而无忧无虑的乐趣。 不知是...
    卖钻石的少侠阅读 461评论 0 0
  • 醒来已是艳阳天 醉眼迷离似仙境 暖风和煦轻柔拂 青曲一首袅袅绕
    寒冰英子阅读 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