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三)疟疾与康熙大帝

1692年冬康熙病了,打摆子,也就是俗称的疟疾。1693年5月康熙皇帝颁旨,叫在广东传教的洪若翰等两位神父星夜返京。距离紫禁城还有好几公里时,洪若翰神父发现,皇帝的身边的大臣和侍卫陪同在京的神父,早已在迎接他,或者说是焦急的等待他。他此时才知道皇帝得病已经快半年啦!当然皇帝得病这种事一般是不外传的,可这一回基本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一点我们后文会细说,而这位洪若翰神父偏偏带着灵丹妙药却对此毫不知情,因为去年他在南京传教正和葡萄牙的同僚们发生激烈的观点冲突,早已无暇看什么社会新闻了!因为这是传教士的职责和使命,远比八卦一号首长更有意义的多。

其实早在4年前平定三藩之乱不久,那时候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又派了第二批传教士一行六人来东方的中国。这是路易十四派遣第一批传教士良好反馈的结果。1658年第一次派遣过来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叫穆迪我,一个叫聂仲迁。他们两人受到了康熙皇帝的礼遇,并恩准他们传教。两人回国后把中国悠久的历史,康熙皇帝的英武圣明德才兼备以及当时清王朝的社会现状统统写成了洋洋洒洒的报告,交给了路易十四。这使得他对东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又在27年后组织起了第二批一行六人传教士。他们搭乘“肖蒙骑士号“经过好望角,历经千险,于同年十月抵达泰国,受到了当时国王的热烈欢迎,国王希望有更多的使者来泰传播欧洲科学,于是就让一个叫Tachard的传教士回国找人去了。剩下的五人历经艰辛,终于取道宁波港于1688年2月7日抵达北京,见到了康熙皇帝。

当时康熙留了两个在身边当教师,一个叫白晋是个数学家,医学造诣也很深;一个叫张诚,也是一个数学家,不过因为他汉语和塔塔尔语学得好又兼职做了翻译。当然了,这些名字都是康熙赐给他们起的中文名字,另外三个,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洪若翰外,还有刘应和李明,他们没有留在皇帝的身边而是去各地游走,就像云游僧人那样,实际就是传教。

我为什么把他们的来龙去脉说的这么清楚,因为就是这几个人和他们带来的神药几乎改变了历史。

我们接着说平定三番以后,虽然安定了国内的基本局势,但也有许多坏处,比如云南吴三桂,虽然军队打胜了,但士兵也把疟疾带回了北京,不仅普通士兵的家属难以幸免,就连康熙本人也患上了打摆子。太医院全力以赴,找了个老鳖做鳖甲煎丸,在配以叔齐、常山、桂枝、柴胡一起上,还是不成!虽然疟疾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治疗史,但是现在是给皇帝治,不能把皇帝当成药罐子胡乱试药,不能把皇帝当成小白鼠随便蹂躏吧!但是又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子?怎么办呢?于是太医们就从宫里找出了患了疟疾的小太监,用他们来试,什么时候适到那种药能把他们治好,什么时候就把这个药给康熙老爷子用。可是总得有药方可用吧,于是这些太医就把有文字记录来的所有古籍都翻了个遍,凡是能治疗疟疾药就给这些小太监煎服,小太监们也觉得挺好,自己得的这个病从来都没受过这么重视,看来这次有希望治好了。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体药物试验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展开,与现代的药物试验不同的是,现在是药物不动换不同的人群,而那时是人群不动换不同的药物。

试来试去才发现,每天浪费那么多柴禾和人力煎出来的汤药一个都不管用。倒是有管用的,可是疟疾是好了点,人也毒死了。太医们有些灰心丧气,“不过这也不能怪中医,全世界从有人开始到康熙之前的几十年,也没有说能治好疟疾的“,太医们这样想。太医院的院长只能老老实实的汇报皇上,能耐全用上了还是找不到药,皇上恕罪呀!康熙在冷热间歇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那叫一个气呀,心说了“非得我得一个疟疾,才知道,原来这些太医都是废物,怎么办呢?也不能就这么被这个病折磨着呀”城外的士兵的死让康熙隐约觉得某种冥冥之中的命运正在逼近。康熙还不至于把这些人都砍头,因为他是明君,圣君呀!

当时大臣给出了主意,要不然去民间找找中医的秘方吧!因为那时候似乎就已经开始相信一种传说,高手都在民间。于是真的就张榜招贤去了!这也就是我们上文埋得伏笔,全天下人都知道康熙病了,只有关键人物洪若翰神父不知道。于是在验证了学院派不行之后,又对民间的中医进行了验证,根本不用担心民间没人来报名,想得个金银珠宝,官位爵位,那都是小事,如果能给康熙的病治好,万一康熙一高兴,那后代的子孙可能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结果各路大神都跃跃欲试,络绎不绝的到了北京。可到了北京才听说了救人的具体流程当即一半人就打道回府了!怎么回事呢?朝廷也不是废物,这刚刚把三番平定,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这些余党都憋着反清复明呢,这么庞大的队伍里来了这么多三教九流,你哪里知道这里面没有给皇帝悄悄下毒,意图谋反的呢?所以,皇宫里是安排了安全性的测试的,而且这个测试非常严格。测试是层层筛选的,凡是给皇上吃的药都要经过四位大臣的肚子。如果你问为什么不找些奴才试吃呢?那么我告诉你,这样的做法就是要用心理战的方法把骗子自动筛选掉,就是要让骗子们知道,要是谁把哪位大臣吃坏了,那可不光是要掉自己的脑袋的,弄不好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当然这只是一道保险证明药物毒性不大,这四位大臣吃完了没事,还要给那些宫里面已经患了疟疾的太监们吃,太监吃了病好了,才给皇帝吃,这又是对药物有效性的一次实验化的筛选。不知道是哪个大臣想出了这样一招,保证了病人权益的万无一失。

一半是打道回府了,可是还有一半呢?其实这一半多少还是有些自信的,起码不是蹭吃蹭喝,蒙事来的。于是各种药,各种方法,比如放血,针灸,推拿甚至连泡脚都开始往这四位大臣的身上招呼了。这下四位大人受的那苦就别提了,凡是用了药以后,让这四位上吐下泻,或者是晕死过去,都顺着这个登记册把原主找回来,痛打一顿,或者直接沙头。吃了以后没有不舒服的,就让人送进宫里给那些小太监吃,结果搞了两个多月,没有一个是管用的。这些平时在民间自鸣得意的神医们也都没辙了。

这时候又来了一个,是个僧人,一看就是得道的高僧,而且他就是为了康熙这个疟疾专程赶来的,可以说是为了信仰而来。这个老和尚只要袈裟一上身,禅杖手中握,佛号口中念,就是和这回出现的这些老中医大不一样。大臣们一看这范儿,赶紧请高僧施法。这老和尚让人抬了四桶无根水,最终只取了一瓢,端着它走出了大殿,双手举着向着太阳,拜了又拜,在原地转了个圈,做出了好多神秘莫测的手势和姿势,最后郑重其事的趴在地上,并且嘱咐说喝的时候一定要跪着。四个大臣一看就是普通的雨水,也就不用自己试喝了,赶紧送给小太监,小太监跪着喝完了。这回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又过了两个时辰,什么动静也没有,大臣们一看,这回没准管用呢!于是满怀希望的等到了第二天,结果小太监还是和往常一样发起寒战来。大臣一看,一阵冷笑,心中又恨又气,心说这越有范儿的就越是骗子呀!给我打出去。于是就把这个和尚赶了出去。

信写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遥远时光的写信者洪若翰被逗的大笑的神情。这个故事记录在洪若翰神父在1703年2月15日给拉雪兹神父的信中。1995年6月由朱静编译在《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一书中。

故事还在继续。

这回几位大臣彻底没了主见,这时候外面又有人报,说城外又来了几个和尚,皇上让你们出城迎接。这几个大臣一听,心说这不是成心气我们呢吗?这帮秃驴来一个还不够,还组团来骗我们来了,派兵都给我打回去。来传信的人赶紧补充说:“大人,这回来得可都是洋和尚。这两位,一个叫洪若翰,一个叫李明。他们之所以来北京就是收到了康熙身边同事白晋的来信,以及康熙皇帝的昭谕,让他们带着金鸡纳树皮粉来北京。

话说这几个月可给康熙折腾得够呛,御医御医不管用,民间民间没有药。其实两位法国的教士一听说皇帝生病,就对康熙说,这病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疟疾,服用西药金鸡纳就会痊愈。该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染,在法国每到夏季将至之时,国王就让国家医疗机构把此药分发给穷人,以免造成瘟疫,皇上是冬季得的,可能是秋天蚊子越冬叮咬所致。康熙不信,天下哪里有这样的神药呢?而且白晋和张诚两人手头也没带金鸡纳树皮粉,就是皇帝想试着吃一吃,也没有东西。况且贵为天子的皇帝,起居和日常却都不是由自己任意安排的。比如起床,吃饭,每顿饭吃多少,都有一堆人安排,如果你是皇帝偏偏不想照着做,虽然不会有人强迫你,但是就是会隔一会就客客气气,规规矩矩的规劝一会。一跪可就是一排人,什么皇上呀国体为重的话就像蚊子一样在你将睡不睡的耳边翁翁直响,打又打不着!我们想想你正看着一本书觉得挺有意思的,想再多看一会,晚一点睡。这无可厚非吧,可这些太监宫女们的忠心会让他们一会跪一排,一会跪一排,你说这书还怎么看?你要是急了、怒了,说都给我滚出去,那虽说是没人敢不从,可这些人就会组团去太皇太后那告你的状,太皇太后不知道你是因为看书晚睡呀,还觉得你有不听话折磨下人了呢,于是就会传来懿旨,请皇上马上就寝。这话就不能不听了。所以,皇上虽然早就听说金鸡纳树皮粉这回事了,但由于大臣们的阻拦再加上自己的将信将疑,也就作罢。后来快要山穷水尽的时候自己也想试试这个药,但是这些太医院的人不让试吃。自从那个献无根水的老和尚走了以后,皇帝就不管了。颁布了一道口谕,让身边这两个传教士想方设法给他弄来金鸡纳树皮粉,御医们听到以后也不敢拦着。因为太医们心里都清楚康熙现在在想什么:御医治不好,民间药也找不来,再不让我吃西药,你们是不是打算让我死呢!也正巧在广州的传教士刚刚收到从法国寄来的一斤金鸡纳霜,而此时正陪着在南京碰壁的洪若翰共同面对葡萄牙同僚的发难呢!于是两人一接到信便火速进京。

大臣们心想,为了安全还是先说服康熙找个得了疟疾的太监试试吧!康熙同意了。这个太监得的还是那种比较重的。结果吃完药不久这个太监就脱离了危险。康熙看到了疗效称它为神药。而恰巧这天夜里康熙疟疾正好发作,他实在是等不及了,但又为了安全就只吃了一半的剂量,等到第二天早上高烧就退了。不过后来还是有低烧。法国的传教士洪若翰告诉康熙,这是因为药量不够,还得加倍才行。

太医院怕出事,又找来三个太监,一个是在发作时吃,一个是在发作之后吃,一个是在发作的间歇吃,结果三个被当作小白鼠的太监都痊愈了。于是康熙就按照全部的剂量吃了金鸡纳树皮粉,低烧也痊愈了。但康熙也不信这药会这么灵。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准备着再受一次滚烫的高温来袭。但是过了三天三夜,什么事都没发生。

康熙的疟疾就这样治好了,宫内一片欢腾。这下太医院的头可倒了霉了,被流放出了京城。7月4日康熙皇帝查看了紫禁城房屋的平面图,就像我们现在团购电影选座一样,为传教士们挑了一间最大最方便房子赏给他们,命名为救世堂,并允许他们在京城传教。

就这样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往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终于用西方医学的敲门砖,在森严壁垒的紫禁城的城墙上打开了一道传播基督福音的缺口。从此传教士就成了欧洲人了解东方的一个渠道,在闭关锁国的清朝,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满族人,早已被欧洲人盯上。如果套用刘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论,中国就像在一片黑暗森林中通过传教士这个强大的窗口暴露了自己的坐标,让远在欧洲觊觎东方资源的竞争者们产生了对我们实施黑暗打击的想法。即使那时候不产生,也总会产生的。这么看,基督的传教是不是一种文化的渗透呢?你看欧洲的科学是不是一种知识的同化呢?而那时的清朝对欧洲根本就不感兴趣,也不想知道它究竟在哪里,我们没有侵犯别人的基因,由此来看,一览无余。如果说1840年鸦片和大炮第一次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那么我会反驳,我想把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一次的殊荣给这个神奇的药物——金鸡纳霜。

故事还剩下一点尾巴。

又过了19年,曹寅托人给皇帝写信说自己得了疟疾,求皇帝赐药。皇帝一看这不是当年的老朋友吗?这都病得快死了,赶紧送药。一个北京一个南京,等到快马把药送到,曹寅早已经过世了。这个曹寅是谁呀?他就是曹雪芹的爸爸。如果金鸡纳霜早送到,估计历史上会再多出一个纨绔子弟,而少一个文学巨匠,当然也会少一部《红楼梦》这样的杰作!

上一篇:一将功成万骨枯:(二)疟疾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下一篇:一将功成万骨枯:(四)生命之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875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69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475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59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63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2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7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8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5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6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29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