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发了一张音乐会的邀请函给我,问我去不去看。
对于一个大学院系的小型音乐会,我其实兴趣并不大,但想到她或许是没伴才约我的,便没拒绝,权当去和她见一面。
她是我的高中同学,颜值属于校花级别的,高二那年招工去了文工团,唱歌、跳舞、主持,活跃在小城的文艺圈,后来又去了省城发展。自从她离开班级后,我们所走的路完全不一样,也无甚交集,只是前几天又遇到,彼此还保留了对对方的美好印象与记忆。
一起去看一场音乐会,也一路聊着生活琐碎。这么多年没有交集,我们对彼此的生活完全是陌生的,通过一路的闲聊,才大致有了了解。在同龄人中,她算是成功人士,虽也走过弯路,但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勇敢地追寻,最终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财富自由,精神自由。现在的退休生活也过得丰富多彩,琴棋书画诗酒花,精致优雅地活着,而同龄人基本还在当牛马,生二胎的,还在为辅导读小学的孩子而焦头烂额。她平时在省城生活,这次是回来做客和看母亲的。
我们分享着各自的一些经历,也表达着一些看法,虽多年未见,聊得也算投机,能相互理解认同对方的想法,也能相互提供情绪价值。
到了大学校园,正好遇到一队穿“火焰蓝”、齐步走着的消防兵,想来他们也是要去看音乐会的,我们正好找不到音乐厅,便跟在他们后面,来到了目的地。
音乐厅里灯火璀璨,门口有些盛装参加活动的女学生,观众席上已坐了些人,她以前文工团的老同事也来了。原来是她的老同事得知消息约她来看的,她从当学院领导的初中同学那里得到了邀请函。
在她和她的老同事聊天之际,我也见到了两位老同事,并和他们闲聊了几句。他们是我工作之初的老同事,都是音乐老师,后来学校合并来了学院艺术系,今天晚上的第一首歌就是潘同事的《毕业歌》。
音乐会开始了,舞台上霓虹闪烁,舞台下学生热情高涨,欢呼声不断。歌手(艺术学院的老师)轮番登场,唱的都是些红歌,因为今晚活动的主题是纪念性质的。现场钢琴伴奏也是学院老师。唱歌和伴奏配合协调,规模虽小档次却高。
音乐会开始不久,见到一个好朋友,也是以前的老同事,和另两人进来,坐在第一排领导席。我便发信息给朋友,告诉她我在她后面两排座位。她看到信息后回过头来,用目光找寻我,我们用目光和表情打了个招呼。后来她发信息告诉我今晚有公务不能陪我,我告诉她我跟同学来的,让她忙自己的不用管我,我们约了另找时间聚。
陪同学来看的音乐会,没想到遇到了久违的故人,这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吧。
音乐会不到九点就结束了,我们走出大学校园,沿来时路返回,一路灯火阑珊。分别的时候,我们相约,以后有活动再约着去参加。她还约我退休后去省城生活,一起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退休生活,尽管现在还早,但也提前憧憬着了。
平凡生活,琐碎日常,日子年复一年,像织布机上织出的一样,但总有些不一样的颜色,比如和高中同学一起去看一场音乐会。音乐会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里一些细碎、温暖的感受,也是值得珍藏的,所以把它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