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婚车

不知从哪天起,村南那条通往县城的马路上,多了几个专门拦婚车的人。领头的是根叔...

村南边的这条公路是通往县城的主要干道,平时车流量不少。

根叔带着村里的一帮无业游民,就在马路北边的空地上等待。看见远处有婚车即将驶来,他们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婚车的前面。

刚开始是伸手要红包、喜糖、喜烟。有大方的主为了讨个吉利,往往选择递给他们两盒喜烟,也有碰见和他们硬刚的,就是不给。

根叔他们就蹲在婚车前,一副不给就不找的样子。周围渐渐有围观的人聚过来后,在大家的议论声中,根叔他们最后妥协了。

根叔今年四十岁左右,单身,好吃懒做。家里还有老娘一人,平时没钱了就靠在县城上班的哥哥救济,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耍无赖,在村前面的这条马路上拦婚车。

村民们对他的这种行为并不赞同。有年老的长辈看见根叔拦婚车了,会说他两句。

人也办喜事,你不能跟人家添乱,这不吉利。

根叔说,我管他吉不吉利,反正我这辈子也讨不到老婆了。谁挡着我就是跟我过不去。

年老的长辈气得头一扭,背着手走了。

根叔他们后来又创新了拦婚车的方式,见了婚车,他们拦下后,两人迅速在婚车前打开他们准备好的祝福标语,嘴里还念念有词,祝这对新人新婚大吉,将来生的孩子都能考上清华北大。

跟车的人一看,会主动多给他们拿两盒喜烟,有时候会再给一个红包。

根叔说,这叫与时俱进。跟着他的那些人对根叔还是挺佩服的。

这种局面,在李一桐大学毕业回村后发生了改变。

李一桐坚决反对陈规陋俗,尤其是这样,别人结婚的时候站在婚车前面拦婚车。

他主动找到根叔,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根叔说:“你个小兔崽子,别多喝了几年墨水,回来就装有学问的人。你最好少管闲事,该干嘛干嘛去。”

年轻气盛的李一桐决定和根叔硬刚到底。他先是找到几个跟他一块拦婚车的人,向他们讲解拦婚车可能会造成后果,以及相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李一桐最后到根叔家,耐心细致地做根叔母亲的思想工作。

根叔的母亲提起儿子无奈摇头叹息,紧接着就开始大骂儿子不争气。

根叔的那些小跟班,就像一群乌合之众。李一桐对他们的劝说比较成功,他们听了李一桐为他们讲述的其他地方的拦婚车所出现的恶劣案例,都有些后怕,表示不再跟随根叔。

李一桐自此和根叔结下梁子。

他本打算回乡创业,结果他所参与的两件事情,背后都有人捣乱,李一桐气得直摇头。

他先是和别人共同合资兴建的大棚一夜之间被人破坏,当天夜里的监控也被破坏,民警通过走访和调查,根叔没有作案的时间。但李一桐隐约能感觉到这件事一定跟根叔有关系。他拿不出证据,只能吃个哑巴亏。

李一桐在承包鱼塘的时候,决定主动去找根叔。每月给他一千块钱,让他帮忙看鱼塘。

根叔想拒绝,想想家里的老娘,还有自己的一日三餐,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每月一千块钱,对他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李一桐养鱼的事业蒸蒸日上,年底的时候,他给根叔包了一个大红包,两人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两人坐在一起小酌两杯,根叔说,你身上的书生气现在没有了,但我还是搞不懂,你对我拦婚车为什么情绪那么激动?

李一桐端起面前的酒杯,冲着跟叔笑了笑,然后将酒一饮而尽。

他说,根叔你也知道我家比较穷,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咱们镇上的一对年轻结婚,他们没有大操大办,把省下来的钱,赞助了我和另外两个学生。

他们没有留下姓名,还给我们全班带了喜糖。

从那之后,我就觉得每一对结婚的新人都应该得到祝福,所以对拦婚车这件事很抵触。

李一桐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眼里面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根叔听完,举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嬉笑凝固了。他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曾被他视为眼中钉的年轻人,又想起自己拦车时新人脸上强挤的笑容和眼底的愠怒,第一次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羞愧。

他默默地把酒倒进嘴里,火辣辣的感觉一路烧到心里,半晌,才哑着嗓子说:“...是叔做的不对,改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