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读《孟子》(27)什么是士人风骨

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风骨是什么样子的,孟子万章章句下给出了比较具体全面的回答。

  前五章讲士人精神。

  第一章,孟子一上来就搬出四位圣人作为所有士人(读书人)标杆,即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孟子对他们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伯夷是圣之清者,伊尹是圣之任者,柳下惠是圣之和者,孔子是圣之时者。他们为人的干净,担当,宽厚都值得士人学习,并说孔子兼众人之长,是集大成者,最当效法。

  接着,在第三章,孟子讲的是士人交友之道。孟子指出,交友之道的唯一标准就是友其德,并且不应该有任何倚仗。他说孟献子,费惠公,晋平公,大舜都是这方面的榜样。孟子总结道,贵贵尊贤,尊敬贵人和尊敬贤人是一样的道理。

  第四章,孟子以孔子为例,讲的是士人为官之道。他认为在满足三个条件之一时,便可以出仕。一是有推行大道的可能。二是王者能对士人以礼相待,三是王者有能力供养贤士。当然,这三个是有轻重顺序的,最好是三个条件都满足。

  第五章,还是句句不离孔子,说孔子管理库房就把账目算清楚,管理牛马就把牲畜养的茁壮,总之是干什么吆喝什么,恪尽职守。孟子说,士人为官当如是。

  士人的精神就是清和宽厚,就是贵贵尊贤,就是达济天下穷善其身,就是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最后四章谈士人风骨。

  其一,士人无功不受禄。

  其二,士人非礼不往,可往见而不可屈就也。

  其三,士人知人论世,往来无白丁。

  其四,士人有过则谏,不听则去。

  总之吧,孟子认为作为一个士人,必须坚持原则,不为世俗所动,活出一个真实率性的独立个体。正所谓“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403评论 1 16
  • 有的人出去旅游爱快速到达目的地,而后开始游玩;而有的人喜爱欣赏路途中的旖旎风光,慢慢前往目的地。这条通往目的地的路...
    c7d9204d01d5阅读 1,035评论 0 1
  • 算我这两天运气不好吧。。我把有些记不住的要做的事情都记在手机上而且设置成屏保了,这样我可以在看手机的时候被提醒一下...
    达浪打啦阅读 170评论 0 0
  • 部分句子仿写《岳阳楼记》 一然 二零一六年九月,吾前往明德中学,秋日景明,唯有一片青碧,不禁惊叹,校园确为美...
    晓方51阅读 312评论 0 1
  • 心里想着是早点睡的,又到现在了,宝宝心里是拒绝的…
    木若浅阅读 2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