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独特,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质,他不盲从,在潮流面前能保持独立思考;
他精研至少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的造诣远超绝大多数人;
他有很强的“自知力”,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能成就什么;
他总是在行动。
这是《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作者采铜老师认为成为很厉害的一个人应具备的四个要素。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因为十年时间足以使一棵小树长成遮风避雨、花香四溢、硕果累累的大树。十年可以成就很多,也可改变很多,如果十年前你已经错过,何不现在为十年后种上一颗呢?很像一个人30岁想学摄影,又担心好晚,但是你不行动,时间依然会过去。到了40岁,如果没去学,你就会想到30岁那时去学习有多好呀!
所以,当你羡慕别人走得比你远,生活比你好,能力比你厉害时,应该是要采取行动去改变才行。
我把《精进》这本书推荐给你,在这本书中,采铜老师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七个侧面,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给我们成为很厉害的人指明了方向。
01
时间是我们的坐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个坐标,所以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成长和改变的前提。
在现代,我们的时间总感觉不够用,每个人都想知道怎样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时间管理一跃成为当今很受欢迎的知识技能,它教我们如何设定任务目标,如何把任务分解,如何区分重要和紧急,如何把控自己的工作效率,一切看起来都好极了。
但是,著名的侯世达定律认为,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在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当计划无法完成时,我陷入更大的焦虑当中。
《精进》书中提出时间管理中制定时间计划的方法不可靠,我就开始反思,也许精细、严苛地分割生命时间,并不符合生命真正的形态。采铜老师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在不同的情境中切换不同的时间视角,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
他认为,生活有快有慢才好,不要一味和时间竞赛。有些事求快求效率,如例行公事、工作中琐碎的小事务、家务等体力劳动、执行性任务。有些事求慢,如自我反思,欣赏艺术品,思考重大决策等。
而比快慢更重要的维度是:时间使用的深浅。深度使用时间即非常专注的时候,人会进入心流状态,全勤投入、心无旁骛,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时间的流逝。这个时候时间效率就显得一点都不重要了。
在书中,采铜老师还提到了半衰期这个理论,不妨我们可以结合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来理解,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对照了这个表,我发现自己平时在手机上玩“阴阳师”是属于低价值、短半衰期的事情,就是当时觉得很兴奋,但是结束之后就觉得很空虚、很焦躁;还有阅读这事,每天进行阅读1~2h,可能刚刚开始阅读并没有在写作或其它方面有太大效果,但这是长半衰期的事情,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做短半衰期的时期,只不过它不应该是我们生活的重心。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到底在做什么、要追求什么,才能作出让自己未来不后悔的选择。
采铜老师说“输出是最好的学习”,不管我们是听课、读书还是参加活动,有一个输出不仅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够在输出过程中丰富和完善。比如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简书账号和公众号进行写作,写出自己的感想或者学习总结,都是不错的输出方式,也是在做长半衰期的事情。
我一直以为理想的时间管理,就是尽可能高效利用时间,现在才发现一味求快,是一种狭隘的时间观。
02
选择往往发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它另我们迷茫、无助和焦虑,而学会选择也就是学会认清自己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精进》把人的选择分为,可见选项和可能选项。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需主动和发现。可能选项是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采铜老师指出,我们通常只在两三个可见选择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僵化的思维框架。
是啊,我多少次陷入困境,都以为自己没出路了,撑过去之后才发现原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不过是被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可见选项遮蔽了我的眼睛。
我们在面对人生,面对情感,面对职业等方面,永远要相信还有更多得可能性和更好的选择。不要因为看不到选择,就以为自己没选择。
03
行动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归依,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的无力感在蔓延,行动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所以我们更需要行动的勇气和智慧。
小事拖延,造成待完成事项堆积。待完成事项一多,需要同时应对的事情就会变多,管理的复杂程度就上升,记忆负担、情绪负担、人际负担也对应着增加。这些心理成本的增加是隐性的,但却深深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那些重要的事,完成的过程可能很复杂、需要的时间可能很长,一时半会儿处理不掉,很长时间处于待完成状态,可能是无法避免的。那些只要一小会儿功夫就能处理掉的小事,拖延半点好处也没有,图一时清闲,但随之而来的心理成本只会让我们更累。如果精力都被小事所消耗,那么怎么能集中精力完成那些重要的事呢。
作者说,如果要种树,最好的时机就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们都会抱怨时不我待,生不逢时,但是如果你和马云一样在杭州在那个年代生活,你会和他一样到西湖景点主动找人练英语么?
你会和他一样,放弃一个教师的工作和大家一起创业么?
你会和他一样在创业维艰的时期,依然坚持么?
你现在如果都不会做,你怎么能抱怨那个时刻你没有眼光?
现在你也一样。所以,现在开始就好。也许下一个十年的风口就在你坚持的事情上。哪怕不是,你至少也不断的去做一些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可以完善一个不同的你。
不要被小事消耗,即刻行动是我们最重要得一条行为法则。所以,我们想到了就去行动吧,在尝试中进化,在试错中成长。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总有未顾及的问题,能力的短板,未搜集全的信息,难道要一直准备下去吗?
04
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志,对很多人来说更是融贯一生的修行,而学习的规律和技巧正是很多人必须补上的一课。
人生短暂,世界却十分精彩,按照固有轨道一条路走到黑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世界变得越来越快,思维僵化、能力固化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老想着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而忘了问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不要只想着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忘了问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
当我们处于舒适区的时候,守着已有的那点可怜巴巴的东西,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敢重新出发。我们都会害怕跳出舒适区之后,面对这个我不会,那个我不擅长的残酷事实。但是,反过来想,当发现不会的东西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去学呢?现在会的所有东西不都是曾经学来的吗?扩展自己的能力,探索自己未来的可能性,永远当一个学习者。
采铜老师在这章节也提到一点,互联网时代里,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在网上下载了很多东西,书、软件、电影,积累了很多G,面对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下完后就放在了那里,不处理和学习,只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当需要使用的时候往往又要重新查找,浪费了时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参考《让你成为学习高手的秘籍!》这篇文章。
05
思考发生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但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却显得稀少和珍贵,当我们欲要解决工作和学业中的各种难题时,你更会发现它的价值。
求知分为信息、知识和技能三个层次。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砺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但技能才是重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重点的路和桥。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是哪个领域的知识,都要想办法,让它不止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06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才能是立身之本,但如何获得不凡的才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而解开这个谜团需要打破一些流播甚广的迷障。
在第六章中,采铜老师提到了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前提是需要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在书中对我影响最深得是,不做“差不多先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差不多先生”就是每件事都没有做到最好,只是用完成的心态去做,最后只能变成了一个懒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又何尝不是呢,因为自己觉得年轻,精力旺盛、兴趣广泛,什么只是都懂一点,什么事情都要尝试一下,可是什么事情都做不精,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擅长的。但我来到北京之后,看到一群优秀的朋友他们的做事方式,痛下决心,要在一件事上要做好它,专注于它,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动去打造自己的优势技能。
07
成功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字眼,无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变成了他们原本讨厌的人,而我更相信,你只有坚持做一个你所喜欢的自己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来经营,才华输出为产品才有价值。这些小产品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你的才华搭载在这些载体上传播出去。你可以慢慢将这个最小产品优化为更复杂的产品,比如采铜从知乎答题到写书,你也可以从影评到影评专栏,从单篇文章到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号。
我记得自己当年也是一个“游乐场”模式的大学生思维。因为无法适应“荒野求生”的社会生存模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我称之为”城市社会化“的过程。
毕竟从小城镇出来,我不仅是”荒野求生“,而且是完全陌生的”荒野“。我付出的代价就是连续五年不安定的换工作,毫无长进。
采铜老师在第七章里说,进入荒野求生模式,要学会转变思维观念。这种思维观念就是从问题出发,进行利用各种知识进行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而且解决方案不仅要找到,还要不断随着问题进行更新。这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什么时候,你不再相信唯一正确答案,你才是适应了荒野求生的模式。
08
成为一个很酷很厉害的人
我认为成为很厉害的人,不一定是赚很多钱,但是一定会是很酷的人。
这种酷,不是偶得一个秘籍经过师父指点成就的。这种酷,是一种通过自己独特的眼光重新发现事物价值的过程。在常态化的事物中,实现自己非常态的结果。这才是最酷的事情。
这也是作者认为“独一无二”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