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兼人:好勇过人。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您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您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感悟】
朱子《集注》: 不患其(子路)不能为矣;特患为之之意或过,而于所当禀命者有阙耳。若冉求之资禀失之弱,不患其不禀命也;患其于所当为者逡巡畏缩,而为之不勇耳。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
李泽厚《论语今读》:这种“因材施教”的意义正在于对各不相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特殊性的发掘和实现,注重个体的独特性,这应被看作孔子思想的一大特色。李泽厚说:“是以问仁问礼问政问学,均有不同的回答。这也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逻辑性、普遍性、实体性与孔老夫子的实用性、特殊性、功能性之区分所在。后者认为‘如何作’比‘这是什么’优越。其实,审美比道德认识之优越性亦在此。
一、孔子因材施教 长善救失
本章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因材施教”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好勇的子路与容易退缩的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
孔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稳重的栋梁之才,希望弟子们都有善始善终的一生。子路胆大性急,为防其冒失,所以劝其遇事静一静再做,冉求遇事畏缩,则鼓励他一听说马上就去做。孔子教育的学生数量多,能力、学识、个性和志向各不相同,如闵子中正、子路刚强,冉有、子贡开朗健谈等,他都能根据不同个性特点施以不同教诲,从而培养出数量众多的优秀人才。
因材施教,才能“长善救失”,尽人之材,而不致误人子弟。
正如子贡所言:“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孔子死后,弟子们莫不哀痛,不少学生在孔子墓旁搭起草房,守丧三年。孔子的弟子们以传播孔子学说为己任,以此来寄托对孔子的无限爱戴之情。孔子的教育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学说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可以说是与孔子和弟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只有对学生了解地非常明了细致,才能够对症下药地施加影响,看似寥寥数语漫不经心,但能切中要害地解疑答难,实际上它背后饱含着深切的关怀。
二、孔子重视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
另外,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主动对话、双向互动、通过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达成情感的共鸣和视界的融合,这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不管是立志还是为学都要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否则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工夫,使饥忘食,渴忘饮,始得。”?在教育中,只有当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要求弄懂问题,教师的启发才能发挥作用。孔子循循善诱人”,“诱”就是通过启发诱导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生也要不断了解和把握老师对自己的期望,调整自身交往和互动,从而建立一种能使双方都能接受的互动规则。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