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道,为万物发展的根本,可以谈论的事物,不是恒常的大道,可以说出和称呼的名号,不是恒常拥有的名字。
无,是天地造化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演变之母。
所以,恒久的无,我们往往想要观察体会它的妙处,恒久的有,我们往往想要探索它的根本和穷尽。
有无两者,从一个东西演变出来,而名号却不相同,可以一起称之为幽深难辨,混混沌沌。
道体的变化和不断演变,在长期的时间历程里,一直呈现出来不断的演变无穷尽的变化和运动之中,正是万物演变运动变化的根源,道体变化有无的总门。
世界一切的本源是道, 道,是一个难以描述的概念,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在一定程度之上代表了道的永恒性,和绝对性,孕育而不占有,做了而不标榜,长养而不主宰他们,道的创生功能,恒常不变,这种概念就像是放了羊,却不管它如何发展,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就是无为。
道有着自己的循环运动,而万物也同样处在一种长久的运动变化之中,万物对立而又循环,“反者,道之动也。”
万事万物的相对性,决定了一部分的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内部对立和循环转移,万物回环往返于大道之中。
道,是混混沌沌,不可感知的,却在于万事万物的处处,这种概念体现了道的广大,无私,和一定程度上的哲学意义,它是自然的,无为的,一切以一种自然的状态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成又自由的状态,这就是老子的道,
“道法自然”,道是无法被仿效的,它能够效法他自己,它就是自我完成,如是的一种状态,从而给道,赋予了一定程度之上的绝对意义。
以一种自然的观念来阐述道,道,以不生而生的状态孕育出了万物一切有,万物能够没有压力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大道精神的完美体现。
“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周书·武帝纪上》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文载自于老子另一著作《清静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先天地而生,混混沌沌,寂兮廖兮,在一定程度之上,倒是和宇宙起源的描述有些相似,这种道的概念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实在,”道“是超越时空等一切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道体本身所涵蕴的性质,正是世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