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忏悔

退休的第三天,我把母亲接到了家里。

从18岁上班到55岁退休,除去起初跟随父母生活的几年,成家后的30年时间里,特别是不在一个城市生活以后,逢年过节和父母的团聚都是要事先经过筹划的,哪一天走哪一天回,怎么吃饭怎么住宿,要带去什么东西要带回什么东西……这样的过节方式,有缺点也有优点,每次节日的快乐无疑被拉长,从筹划起就开始了,一次次的通话商量里,一点点的细节都反复的叮嘱确定,父母的期待和我的兴奋彼此叠加发酵,到终于见到守候在家门外的母亲或者父亲时达到了顶点。

回家后的快乐和离家时的伤感就不用描述那么多了,因为有太多的人有自己的亲身感受。直到后来父亲去世,母亲年事渐高,一切都有了微妙的变化。节日的时候总会更容易想起离开的父亲,心情不由得就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回家时也收起了以前怡然享受父母照顾的想法,更多的是要陪伴照顾下孤单寂寞的母亲。平常的日子里,则是几个孩子默契的根据自己的方便,轮流间或照顾着母亲。

因为是家里最小一个,退休时间也最晚,我时时遗憾照顾母亲时间最少,而当年父亲病逝时,我亦是陪伴最短的那个孩子,以至于父亲离开快二十年了,我依然耿耿自怨。于是在退休后的第一个节日,我匆匆把母亲接到了家里。

但是,但是……

我忽略了母亲已经八十多岁,生活作息的不同,家里物品的不熟悉,周围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没有熟人的不方便,让她有些手足无措;我忽略了和母亲已经好久没生活在一起了,她的言谈举止每每让我觉得不妥,几次纠正之后言语就诸多不耐起来,厌烦也不加掩饰……母亲说话做事都更加的小心翼翼,是的,更加的小心翼翼,但我彼时并没有在意。

于是母亲流露出要走的意思,嚅嚅说起虽然是一个人在家里的方便、自在和舒服。几天的生活,我亦是疲惫,和同城的姐姐说了母亲的意思,特别强调是母亲住的不习惯,姐姐爽快的答应送母亲回家。

知道可以回家了,母亲明显轻松了起来,又为了要省钱,母亲要坐城际地铁回去。从我家坐地铁到城铁接驳站再到母亲家的城市,全程要三个小时,我担心母亲身体能否承受,母亲一口咬定没问题,最终姐姐提议我把她们直接送到城铁发车站,就省了很多时间。

离开的那天早上,母亲五点多就起床了,我也跟着起来和母亲一起做早饭,心里一边有点小情绪,一边觉得一会也就解脱了。吃了饭,收拾了东西,开车出门,去接姐姐,我一路哈欠连天,一个半小时后,到了城铁接驳站。

分别在即,我心里却突然涌上了一种自责的情绪,其实,做儿女的自己也分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够好,只是因为懒惰自私而找理由推卸责任,所谓母亲住的不习惯,还不是自己照顾的不够妥帖?我过去拥抱母亲,还没来的及开口把心里的歉意说出来,母亲就低声在我耳边说:“早知道你要开这么远送我们过来,我是不会让你送的,一来一回好几个小时,看把你累的。”

泪水突然就涌上我的眼睛,我强忍着故作轻松说了句没事,怕她看见我的眼泪可能更心疼。我放开母亲,让她和姐姐一起进城铁站,母亲已经很瘦小了,佝偻的身影,花白稀疏的头发,和我小时候记忆里的高大挺拔全然不同。母亲啊,她的记忆是那么奇怪,记得你所有的一点点好,忘记你所有的无理和暴躁。小时候对你小心翼翼怕你受伤,老了还是对你小心翼翼,却是怕你生气。她可以咽下所有的苦和委屈,却怕你没吃好饭没睡上懒觉开会车太累……

母亲的身影消失在进站口,坐进车里,我泪流满面。为那些所有的借口,所有的不耐,所有的厌烦,所有的抱怨!这世界上,只有母亲,能接受一个人这样对她,她却依然深爱,无怨无悔!

母亲,下一次相见,我要像你爱我一样爱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