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童年,大多数人都会用"快乐","无忧无虑"等词来形容,不过,那只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孩子的童年了。七八十年代长大的孩子,日子过得很苦,但拥有快乐很容易,用粉笔画框"跳海"可以快乐,用纸折"青蛙跳"可以寻到快乐,趴在地上玩玻璃珠可以拥有快乐,在泥潭里玩泥巴可以拥抱快乐,骑在牛背上唱歌可以享受快乐,那么,现在的孩子拥有的童年,快乐还是这样容易得到吗?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每天在学校门口接孩子,看着一群群出校门的孩子,本该是欢呼雀跃,面带微笑的,可是在这这些六七岁孩子的脸上,不仅看不到这样的欣喜,更看不到蹦蹦跳跳的孩子。孩子蹦不起来,原因很简单,书包太重,可是孩子脸上的天真无邪的笑去了哪里?孩子的快乐去了哪里?是谁在为我们孩子的快乐"做减法"?
下面的两个案例应该可以告诉我们:
案例一:由于之前在辅导机构工作,每天都会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各种孩子的身上,孩子们父母受教育水平不一,孩子的基础也是天差地别,生活学习习惯也是各有千秋,成绩更是参差不齐,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之后,我都会给他们自由休息时间,让他们自己安排,孩子们都会问我:老师,可以画画吗?得到许可后的孩子们,都会把画画作为他们休息时唯一可做的事。每个孩子都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安静静的画画。在他们看来,能让他们觉得放松觉得快乐的事,只有画画了,当孩子们安静坐在位置上认认真真地画画,不交流,不说话,倒让人觉得孩子不是在休息,而是在完成画画这项学习任务。
案例二:住在我隔壁的是一个陪读的母亲,孩子上二年级,每天晚上,我都能听到母亲一遍又一遍让孩子听朗读,一遍遍教孩子读书,一遍遍给孩子听写,孩子也确实很听话,从来没听到他反驳母亲,跟母亲撒娇,我甚至每天都能听到孩子在厨房边刷碗筷边背诗背课文给母亲听,背错一个字或者忘记一句课文,都能听到孩子母亲从客厅冲到厨房训斥自己的孩子;孩子洗碗筷的顺序姿势稍有不对,母亲就抢过碗筷示范给孩子看。孩子学习了课文《秋天的图画》,学校老师要求孩子根据课文画一张关于秋天美景的画,我听见哪位母亲在苦口婆心的教孩子:课文里写有大雁,有稻谷,有苹果,有梨,有高粱,蓝天,人,你都要画出来,稻谷你要这样画,左边画三颗,右边画三颗,苹果是红的,天要画蓝的。。。。。。听着那位母亲在不厌其烦的教自己的孩子画画,是不是突然觉得不是孩子在画画,而是孩子的母亲在画画?不知孩子的老师看到孩子的画作,会有何感想?
亲爱的家长们,请不要借爱之名为孩子的快乐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