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位出缺,就要重新选出东宫之主,众位阿哥也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尖,嘴角的哈喇子也从北京流到了海南岛,瞪着眼、攥着拳就等着康熙下旨推举新太子。
果不其然,康熙很快就有了重新推举太子的旨意,各大臣都蠢蠢欲动,争抢扶保后继之君的功劳,他们都不想拱手让人。而阿哥们都伸长了脖子,希望太子之冠能砸到自己脑袋上,哪怕是把自己砸出脑震荡或者直接把脖子砸歪了也是心甘情愿的。
此时,最风光的当属“八贤王”胤禩了,那真个是众望所归,大家都认为胤禩的脑袋大小长短正合适戴太子冠。
可康熙此时的举动却有点让众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康熙此时去掉了胤礽身上刑具,释放了胤祥,只唯独对胤禔还是严令囚禁。胤禔此时确实是人见人嫌了,可胤礽、胤祥这两位最主要的当事人为何减刑的减刑,释放的释放呢?
不过,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并没有改变众臣的观点,他们依旧坚信自己的眼光。
胤祥被释放后,完全没有“我回来了”的豪情,众臣也只是礼节性地恭贺一下,就都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众臣没有更多的问候,是因为他们都在抓紧时间卖力地在胤禩面前表现。
略感冷落的胤祥被释放后的第一站便到了胤禛府上,经此一劫,他的心思便是一心要把胤禛扶上太子位。因为他已经对自己的“山药蛋”二哥失望透顶。
胤禛此时还未萌生夺嫡之心,一心一意还是扶保胤礽重登太子之位,府中的谋士也赞成此举,并劝说胤祥也一样扶保胤礽。
因为此时扶胤禛无异于树敌于众人面前。不光“八爷党”要群起攻之,原来的太子党也会不齿于胤禛、胤祥朝秦暮楚、自立门户的行径。
而选择依旧扶保胤礽,成,则收扶保之利,不成,则满朝的人也会赞同胤禛、胤祥对废太子的忠心,所以扶保胤礽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康熙此时的心情也是复杂的,原本害怕胤礽调兵逼宫,现在看到胤禩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的势力,康熙不禁心中一惊而后便是有点后怕,因为胤禩此时的势力实在比当初的胤礽还强大。
此时,扶保胤禩算是犯了康熙的大忌讳。这也看出胤禛此时不去竞争太子实在是上上之举,因为当前的形势下,胤禩的风头一时无两,自己若是贸然出头,就只能是当炮灰的下场,而且还基本断送自己日后夺嫡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