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反思:当妈妈一年后,我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强大,我的抗压能力甚至直降为负。
生一场病,就能将所有看似圆满的平衡打破,我追在已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之后,拼命跑,却终究一个也扶不正。
生活本就是由无数琐拼凑而成的日常,而我如今站在这团巨大的琐碎之中,呆若木鸡,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轻易将我击倒在地。
我跟老陈抱怨:“我怕不是有产后抑郁?”说完我自己都笑了,这大概就是症结所在吧:一切情绪都必须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而我连抑郁的资格都没有。
我明明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幸运,生活优渥,家庭和睦,任外面的世界风刀霜剑严相逼,我只管躲在安乐窝里多愁善感。
我找不出一个悲伤的理由,却又能清楚地感觉到那种抽丝般漫长的无力感。
我好像很自由。实际上我不过是被陈小葵紧紧攥在手里的风筝,“母亲”这个身份是一根有形的线,为人母本能的牵挂则是一根无形的线,两根线交织切割,我的自由也碎片化了。从此没有一场约会可以聚得心安理得,没有一场旅行可以说走就走。
我既没有办法自私到把女儿当作偶尔怡情的玩偶,凡事只优先考虑自己,也没有办法伟大到暂时忘记自我,心甘情愿每天只围着她转。
于是就这样拧巴着,一时甘之如饴,一时又暗恨难遣,将自己缚于矛盾的茧里。
有一本书叫《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然而熬婴的生活不过是磨平了女文青的浪漫属性,却治不了根源的病。敏感的人生了孩子,只会变成敏感的妈妈,体验一切情绪的超级加倍。
遗憾的是,当妈妈实在没有闲情逸致沉浸于伤春悲秋之中。所以遇到坏情绪也只能大大方方地直面它们,以自省代替自艾,快速宣泄,与之握手言和。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每一次都是靠着斯嘉丽的这句话,才能安心于黑夜中酣睡。因为知道太阳终将升起,坏情绪会被扫落循环,明天当我睁开眼的时候,会看到我女儿灿烂的笑脸。那就无所谓好坏吧,以此为信仰,度过开心或不开心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