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雄浑高昂,铿锵有力的歌声,冲出了军营的围墙,冲上了九霄之上,让歌唱者和倾听者,都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青春飞扬的十八九岁,年轻的肩膀上,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张张稚嫩的脸上,都激动地抹上了红妆。
在这群新兵蛋里,在这豪气冲天的声音里,有一个挺拔的身影好像有些不同。他的声音在飞扬,思维也在飞扬。他就是一米八六的徐峥,剑眉星目,宽额头,半个月前还是爆炸头的脑袋,现在是规规整整小平头。现在,他虽然站在新兵队伍里,和同伴们一起唱歌,但感觉不太真实,用手使劲地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疼!
“终于沿着自己的规划,开始前行,终于离自己的姑娘近了一步。”放飞着思维的徐峥暗暗出了一口气。
高兴之余,想起了半个月前,和老徐那场伤筋动骨的战斗。
半个月前,校园电子屏上距离高考还有几天的标语,开始迈入个位数的行列。这一切与即将升入高三的徐峥可没多大关系。学习,这一特别正能量的词,从小就与他八字不合。
那天,顶着爆炸头放学回家的徐峥迎面看到的是几个月没有碰面的老爸徐建国,标准的军姿坐姿,身着陆军常服,目光不怒自威,脸上没有一丝父亲的慈爱,看他的目光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日理万机的老徐,这时候出现绝对不是偶然,莫非是我的人生规划牵引来的?……”徐峥的思维还没开始奔腾,老徐发话了:
“马上就高三了,你又出什么幺蛾子?”
“我要当兵。”徐峥的回答言简意赅。
“咱能踏踏实实地把高中上完吗?别人三年的初中,你上了四年,高中还想重蹈覆辙?莫非你小子又惹了什么祸?”
“我要当兵!”徐峥的嗓音提高了一倍,可是目光没舍得分给老徐一丁点。
“想当兵,是吗?可以,凭本事去,不要提我的名字。”
“我从没想过提您的名字,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一旁的姑姑看着这一对见面就掐的父子,急得直跺脚。大嫂在天之灵,看着自己最爱的两个男人这种情形,也不知道是什么感受。眼看局势走向僵局,姑姑急忙开口:
“大哥,你就小峥这一个孩子……”
“他已经十八岁了,男子汉大丈夫,自己的事自己出力流汗去做。”徐建国打断了妹妹徐丽的话。
02
徐峥这个主意,不是心血来潮,它是有来历的,咱们需要从新年那会说起。
新年的喜气在慢慢消退,身为高中生的徐峥没有一丝紧张。不紧张,是因为不抱希望。从拉萨高中转到春城的这所三流高中,把徐峥的求学生涯的光辉历史,又抬高了一个台阶,以前是不停地换学校,这一次大动作地跨省,跨了大半个中国。他应该是全中国,高中生三年求学路,走得最遥远的学生,肯定没有之一。
徐峥的姑姑徐丽,看着从小没有母爱的侄儿,眼眶里不由地憋满泪水,发誓一定要把他弄进示范高中春城一中。谁知,春城一中在了解了徐峥在拉萨的学习情况后,坚决不要这个不停换学校的小混混,说辞是,怕影响校风。
春城一中,是省级示范高中,每年的本科达线率达百分之八十。万般无奈之下,徐丽把电话拨到了大哥手机上:
“哥,徐峥秋天就要上高三了,您说句话,让孩子进春城一中,明年说不定能考个好大学。”
一辈子刚正不阿,坚持按原则办事的大哥回答是,“他就不是学习的料,想进一中,凭本事考。”
最后,徐峥进了春城一中的邻居学校十六中,美名是“混混的摇篮”。
从拉萨中学到春城十六中,徐峥的混混水平绝对不是虚的,不出一个星期,已经荣升为十六中的校霸。与历年来校霸不同的是,这个校霸太英俊了,短短一个星期,慕名前来瞧真容的女生,把十六中校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校霸徐峥的粉丝急剧增长,粉丝里的漂亮姑娘不乏隔壁重点高中春城一中的尖子生们。
这天晚上,月亮特别圆,洒到人间的光辉都朦胧了许多,柔和了许多。下了晚自习的徐峥,裤腿向上挽成七分,上衣敞开着,周围是一群小弟,大摇大摆地向校门口的小吃摊进发。就差在头顶写几个字,我们是混混。
一伙人招摇到目的地,一边选着食物,一边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接下来的活动内容。
“大叔,要一个炒冷面。”声音软软的,糯糯的。
随着声音扭过头来的徐峥,收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副画面:刚到自己肩膀的女生,整整齐齐穿着一中校服,背着鼓鼓的一个大书包,杏仁眼,齐耳短发,干干净净的,活脱脱一个好学生模样。
心突然像被羽毛拂过一样,开始发痒。
好学生拿着自己的食物慢慢地走远了,徐铮的目光也随着慢慢地拉长了……
那夜的徐峥辗转反侧,反侧辗转,脑子里总是那个柔柔的身影……
第二天,小弟们收集回来的资料是:林诺,春城一中的学霸,高考目标是清华大学新闻系。
从此以后,徐峥最喜欢溜达的地方是春城一中校门口,邂逅林诺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看着那个走路不斜视,总是微低着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的可爱身影,徐峥的心思悄悄发生了变化,我要做一个配得上她的人。
于是有了徐峥和老徐的战争。
03
网上报名,打印登记表,初审,复审,批准入伍。
徐峥成了一名光荣的人们解放军,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
宣誓,整理内务,训练……
时间在徐峥逐渐厚实的肩膀上,走得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