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

如果你的孩子胆小怯懦,那么父母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紧张。 其实,只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会变得勇敢起来。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要怎样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呢?

第 一,给孩子进行榜样教育。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勇敢者的故事,来培养孩子的勇敢的性格。如果孩子怕用电,你不妨给他讲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雷电的故事;如果孩子不愿走路,你不妨给他讲讲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征服南极的故事;如果孩子不愿要失败,你可以讲讲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怎么经历 了几千次失败发明了电灯,讲讲德国细菌学家埃尔利希怎么经过几百次的失败而发明了一种新药。

第 二,让孩子多参加挑战性的活动。假日里,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旅游参观,登山,或到湖里去划船、游泳,借以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去公园里玩,鼓励孩子走一走“勇敢者之路”,如独木桥、铁索桥;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参加足球、乒乓球队,体育活动竞争性强,有助于勇敢精神的培养。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多到“儿童乐 园”去玩,让他的心理得到锻炼,增大胆量。

第 三,父母要努力用勇敢的精神去熏陶孩子。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父母要冷静、沉着地处理,不要手足无措,慌里慌张。如果父母能勇敢沉着地面对风波,孩子也会沉着勇敢起来。如果孩子害怕黑夜,父母可以晚上带着孩子去散步,让孩子欣赏夜的宁静。如果孩子害怕黑屋,爸爸可以与孩子一起在黑屋子里玩,玩了几次, 孩子就再也不怕黑暗了。

第 四,培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家长应相信孩子的能力,凡事要他自己动手,遇到问题要尽量让他自己解决,同时要培养孩子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精神,让孩子甩掉处处依赖家长的“心理拐杖”,独立行走。有一次,中国的一位学者参观美国一家幼儿园时,见到一个小女孩系鞋带很吃力,就对她说:“我来帮你 好吗?”小孩回答:“你为什么要帮助我呢?你知道我几岁了吗?我都快3 岁半了。”这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一定是勇敢的孩子。

第 五,有的孩子虽说不怕困难,但让他当众讲个故事,则又扭扭捏捏,这也是一种不勇敢。家长发现这种情况,要经常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鼓励孩子多讲话,多 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开展交友活动,如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与孩子们一同走进大自 然,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无所顾忌。


所 以说,孩子一旦具有了这些勇敢的品质以后,父母还用为孩子的将来担心吗?在人生的长途中,孩子会用勇敢的精神去克服各种困难,而且也能凭着自己的勇敢 去争取事业的成功。家长能为孩子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刚毅、勇敢的人。可以说,给了孩子“勇气”就等于给了孩子“好运气”。

小贴士: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勇敢的孩子呢?勇敢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哪些特征呢?

首 先是开朗直率,敢说敢做。孩子能与人正常交往,没有心理障碍;做事情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学习效率较高;在成人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较受同龄人敬 佩;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表现出崇高的道德感情。孩子的勇敢不同于鲁莽、粗暴、出风头,而往往表现出机智、灵活、沉着、冷静,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其 次是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孩子在困难面前,比一般的孩子显得顽强得多。有个孩子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摔到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后不能爬起来;惊涛骇浪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惊涛骇浪面前失去了镇定。要知道,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去面对挑战,那么胜利必属于希望。”这是一位具有勇气的孩子写 的,可以看出他在学习、生活的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顽强勇气。

再次是富于激情,敢于创新。具有勇敢品质的孩子,往往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成绩,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孩子的思维总是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善于抓住新的知识,归纳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