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50天
原文阅读: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讲解:
孔子说:即使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也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来仿效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就自己改正。
启发思考:
“三人行,必有我师。”大概是《论语》里人人都会背的名句了。但真要懂得其中意义,能按这样去做且做到的人,恐怕就很少了。
三人行者,是说与朋友游处。三为虚数,泛指。择善而从之,不善而改之,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之意。这个基本意思大家都认可。当然,历代学者对具体涵义也有不同的解读。朱子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这是朱熹的注解,意思是不必一定以德行学问高于我者为师,而是凡人皆吾师矣,其实也不必拘泥于一人善,一人恶也。
清代经学家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中引钱坫的说法:“善与不善,谓人以我为善不善也。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者,皆为吾师。”这样的解读,与朱子不同,但亦可通。老子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好的人和行为,也是我们学习自省的资源,反面教材也是教材。
“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容易被认为是三个人必有一个能做我老师,实际上是人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孔子的好学之心其实是向一切人学习。好的当然要学,更可贵的是,他提出要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和弱点来对照改正自己。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好学、善学,时时处处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师”在古汉语里亦有“效法、学习”的意思。也有学者把“师”解释为“学”——几个人在一起必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这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智慧和态度,也是一种善于学习的思维方式。孔子的学习态度是向一切人一切事学习,并注重思考和选择。
在当今信息爆炸、知识膨胀的社会,我们更需要“择善从之、不善改之”的智慧,更需要如何选择知识的策略以及化知识为能力和德行的智慧,也更需要拥有面对“不善”的胸襟,以完善自己的人格。
对于一个人爱学习的人来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学习的对象。传说当年唐明皇问画师,你画马的师傅是谁啊?画师说:马厩里的那些马就是我最好的老师,我是从它们身上学到了画马的精髓的。
有学者总结:以书为师必然重要,以人为师更胜一筹;以善者为师固然很好,以不善者为反面教员更为难得。此师彼师,自然世界是最大的老师,生活体验是最活的老师,社会民众是最切近的老师。在终身学习的时代,以这样的态度学习,才更是真正会学习、学得高妙的人啊。
不仅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也是如此。胡适先生说,“最肯学人的时代就是那个民族最伟大的时代;等到他不肯学人的时候,他的盛世已过去了,他已走上衰老僵化的时期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时代,正是我们最肯模仿四邻的时代:从汉到唐、宋,一切建筑、绘画、雕刻、音乐、宗教、思想、算学、天文、工艺,那一件里没有模仿外国的重要成分?”“到了我们不肯学人家的好处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也就不进步了”。
胡适先生在百年前民族危亡的时代,痛心疾首地呼唤着要向其他文化的长处优势学习、反省认识我们“固有文化”。相信,即使在我们民族已经比较强大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精神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