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承欢
那天去九江看花卉展览,一朵怒放的玫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我在欣赏之余,无意间发现了它边上有一株小草。突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人们纷纷跑去避雨。雨停了,风细了,雨过天晴后,我再出来看时,那朵艳丽的玫瑰花已被风雨打得凋残,可那株小草却更加青翠,盎然着旺盛的生命力。
我由此想到了人生。我可能并不显赫一时,可能永远只是芸芸众生中渺小,渺小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一员与普普通通的俗人。但我仍然要用顽强的生命力奋力地唱自己的歌,泊涛四季,春夏秋冬。拜伦爵士说:“我生来绝不是为世俗这沉闷的:戏文扮演繁忙的配角”我也许并不能在世间唱主角,但我起码要做我自己的主角。这是我作为人最基本权利,是维护我人格的最基本要素。
记得少年时代受了许多教育,下过放,教过书,参过军,比如大公无私、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感恩社会等,那时觉得自己生活是一种肮脏的想法。但是当我走上社会走向人生道路之时,搏击于人生战场时,却发现在这个改革开放金钱物欲时代人人都是惟利是图的,能在这个社会取得成功的,往往就是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被正流的宣传所尊崇的道德品质,在现在的社会里却并不值钱。你道德高兴,大家不会因些而来巴结、讨好你;但如果你有钱、有势力,那么,众人就会对你趋之若鹜。人生价值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后者。我突然有受骗了的感觉,被所受的教育所愚弄。人怎么可能大公无私?人怎么可能不为自己?不为自己而生活的人,一定没有享受过生活;只有为自己而生活的人,才懂得享受生活。
我记得曾在电视中见到一些“痴人”。有的耗其毕生精力收藏书籍,为了省钱买书,一天可以只吃两个馒头;有的收集毛主席像章,终身乐此不倦;甚至有的收集古钱币,踏遍万水千山,终身不坠其志。但也有爱好收藏奇石的爱好者,行万里,踏万山,寻找前世之旅。当然我不是赞赏他们的爱好,但我却不得不佩服他们人生中的这一种“痴意”。一个人不论他是否成功,是否伟大,只要能毕其一生去“痴意”于某件事,这本身就是值得歌颂的。人就是要有一种“痴意”也正是人的一种不朽精神啊!
最令我感的是:这次武汉疫情,韩红捐款捐赠物资,放着破产的精神大爱境界支援武汉,却痴心于自己的艺术与感恩梦想。人活着就要干自己所善良的事呵!当然这句说来简单,做起来也是难。我们大多数人所耗最主要的精力干的事,往往是由于经济的压力,为环境、社会和家庭,被迫去做的,我们只是在为生存而生活,这样的生活怎能忍受?生活就要轰轰烈烈,生活就要能随自己的心愿。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能摆脱束缚,努力、认真地击干自己所喜欢的事,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那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至多也只能算是随潮流来到世上,又随潮流消逝于世间,没有闪耀个性的火花。我们不谈崇高的理想,但我想做人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不也就努力挣脱束缚,去干自己所喜欢的事,并让此成为主宰生活的主旋律吗?当然这需要能力,但不论我们的能力能否达到,这总应该作为我们内心的奋斗目标。
一个人怎样撑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是怎样更为重要。
我们都是地球上的过客,人生是短暂的一瞬间,死后一切都将灰飞烟灭,如果我们不努力去做自己所喜欢的事,不唱自己的歌,又怎对得住自己?唱自己的的歌正表明了现代人的务实精神以及皇视自身价值,是平等、自由思想在人生观上的体现,是一种进步的道德意识。
活着就要有自己的生活信念,人生宗旨。你可以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也可以固守“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唱自己的歌、泊涛四季”,甚至还可以遵循老子的“无为”思想,存在决定本质。你首先是存在着的,也是自由的。也就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属于的生活方式,但重要的是要在人生中用你的意志力将它贯彻到底。不要因外界的动荡而摇摆,不要被环境所左右,这就是人生的“抱一”。
现代也许已不是一个纯情的年代,商品大潮冲击得人头脑发热,但人不应该随波逐流,要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如果今天大家衷于某件事,你就跟着去做;明天社会流行某种潮流,你又跟着去赶。那么你就永远只能居人之后。有些当官的,以前为政清廉,怀抱美好理想,但看到别人进行权钱交易大发其财,于是受不了环境的引诱,挺而走险,结果正赶上风头,毁了一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没有自己的人生信念,就一定不能出类拨萃,就一定不能取得大的成功。
我崇尚人的信念,歌颂人的意志力,信念是有魔力的!
我喜欢野性,男人就要有些野性,甚或像杰克、伦敦笔下一匹孤独的、在荒野里嘶叫的狼。野性是一种奔放,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唱自己的歌,泊涛四季正是人生中…种野性。我呼唤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