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
曾经在怀揣梦想的年纪,有过这样美好的憧憬:赚不是很多、但足够体面生活的钱;拥有平平淡淡、却足以一生一世的爱;读很多很多的书、走很远很长的路,实现“破万卷书行万里路”;创作恣意挥洒的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心情的喜怒哀乐。
不知道从哪天起,梦想败给了现实。又或许因你无暇顾及、感到倍受冷落,梦想只是离家出走而已。
忙碌的日子,藏起了梦想,只是迫于生计的压力和无奈。
忽然有一天,人到中年万事顺。不再为孩子的一日三餐和学习操心,不再为房子的贷款和外债发愁,不再计较职位的升降和工资的多少,不再灰头土脸地拼命。
伪装起来的梦想,就像裹在塑身内衣里日渐肥胖的腰身,开始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有那么一天,曾经的梦想突然放飞,一个个地慢慢回归。它们一如胖妇解开勒紧的腰封纽扣。解开一颗,蹦一块胖肉出来,再解开一颗,又一块胖肉蹦出来。
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
1. 读书,我的小二,我青梅竹马的初恋。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与书本的相遇和痴恋,记不得哪天开始。只记得小小年纪对她近乎痴狂的着迷。
那年冬天下着大雪,和父亲赶着牛车去八里外的公社置办年货。在供销社一堆花花绿绿的生活用品中,情有独钟地看中了那一本本小人书。拒绝了父亲买给我的零食,如获珍宝地买了平生第一本小人书。
回程的路上,牛车不再走得慢,肆逆的白毛风不再寒冷。冻僵的双手小心地捧着那本小人书,逐字逐句贪婪地读着,满心欢喜溢于言表。
四十多年过去了,看了不计其数的书,也忘记了很多曾看过的书。那本小人书的名字却记忆犹新,深深地刻在了岁月的年轮里。
她就是《张灯结彩》,一本描写农村男婚女嫁的小人书。
初中高中六年时间,虽然学习很忙,只要和同学借了课外书,总要尽快看完,哪怕牺牲宝贵的午休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琼瑶小说风靡大陆,常常是一中午时间看完一本小说。《窗外》、《情深深雨蒙蒙》……都是那时候看过的。还有金庸的《鹿鼎记》、《神雕侠侣》、《书剑恩仇录》等等。
上大学四年,专业知识外有大把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大学图书馆所有免费的书,分门别类地看了个遍,只借到再无书可借。
工作成家以后,最初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无论如何每年都要省出一部分钱,买自己喜欢的各种书收藏,《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乱世佳人》《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小虫系列英文读物等等。
某一天收拾书柜,看到早已发黄掉页的这些书,仿佛回到了那些物资贫穷却精神快乐满足的日子。
自从下载《微信读书》后,终于让我的梦想恣意飞扬了。只要有空就打开微信读书,每星期读书至少10小时以上。读书,成了忙碌生活工作中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乐享其中,欲罢不能。
秉承开卷有益的宗旨,所读书籍涉猎历史、人文、小说、诗歌散文,国内的、外国的,泛而不精,杂而不乱。
读书,我永远钟爱的初恋。
2. 码字,我的小三,我热恋的情人。
熟读诗词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读的多了,日积月累不自觉地生出要写点儿什么的冲动。
最初写作文日记,却是迫于无奈。
小学时的老师是二叔,他一个人教村里一到六年级所有的课程:语文、数学、体育。他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老师,也是要求严格的老师。从一年级开始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日记。此生写日记心得的习惯也是那时候养成的。
记得曾写过一篇被不苟言笑的二叔夸奖的日记:关于折野地里的桃树枝回家插瓶子里养着,观察它长出嫩芽、开花、直至结出一颗颗小毛桃的真实经历。
可能是这次鼓励和夸奖,让我爱上了文字。
初中高中,作文一直成为年级范文。
高考县里模拟的一篇题目为《忌讳》的命题作文,被语文老师给予49分(总分50分)的好评。
大学里闲来无事,也常常在校报发表点儿豆腐块大小的文章,赚取几块十几块的稿费。
就像读书一样,毕业工作成家后,曾经有近二十年疲于生计。风花雪月抵不过柴米油盐的繁琐和浸淫,写写日记、练练文笔的习惯一度被中断。
直到微信的出现,让不得不吐的心情三五十字、白纸黑字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留在可以回头翻阅的那些逝去岁月中。
简书的出现,让文字有了更大的空间,让码字有了丰富的色彩,图文并茂,有板有眼。
写写随时随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看到的美景、深切地体会,不失为对日复一日平淡生活的祭奠和尊重。
码字,我追求不止的情人。
3. 微店,我的小四,突然闯入生活的不期而遇。
尝试后可能会放弃,但千万不能放弃尝试。
一个月以前,如果有人和我谈微店,我的反应一定是嗤之以鼻。
我是一个守旧、不愿意也不善于变通的人。对于年轻人的网购、支付宝一类,一直拒绝接受。
二月份的一天,朋友把我拉入她的微店群里。最初是碍于情面,后来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吸引。在买了几次生活用品后,切身感受并接受了这样一种消费购物方式:方便,快捷,省事,省时。
为何不把这样的消费带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呢?
三月初,毅然地开了自己的微店。年近知天命突然时髦了一把。
记得把同事小妹拉进微店时她的反应:姐,这是你吗?
我前所未有的动作,惊着了一大片身边的人。所有人印象中那个保守木讷的小会计,居然利用业余时间有声有色地做起了微商。
其实,我也吓了自己一跳。
近一个月下来,红火程度居然超出我最初的预期值。每天看着小有成果的收获,有满满地成就感和自豪感。
微店的收获,不仅是自给自足的零花钱,更是对自己潜力和能力的突破。
也许,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自己愿意尝试。
微店,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一次不期而遇的艳遇,新鲜,刺激,激发了活力。
4. 工作,我的原配正室,不离不弃的糟糠。
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待工作如初恋。
尽管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她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和不折不扣的“黄脸婆”。
尽管在无数个被加班加点折磨的日子里苦不堪言,悔不当初,抱怨自己入错了行,犹如嫁错了郎。
但这份来之不易的职业,是十年寒窗苦读拼来的,是农村娃鲤鱼跳龙门般的飞跃,是根红苗正的体面工作,是朝九晚五的安心和安稳。
即使我的生活里妻妾成群,莺歌燕舞,还是始终如一地坚持“糟糠之妻不下堂”。(更大的原因是能力有限)
她是名正言顺的正室,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端庄大气的一家之主。
5. 我三妻四妾的生活
其实,我不是一个花心的人,也明白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三妻四妾的生活,需要牵扯太多精力,难免顾此失彼。
正室(工作)是我的主旋律,是朝九晚五不得不临幸的,是一生衣食无忧的保障。
小二(读书)是那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知音,是难以割舍的最爱,是工作之余的调剂和放松。
小三(码字)对于我太具有吸引力,是牵肠挂肚的心爱,让她转正是此生的夙愿,如今看似遥遥无期。
小四(微店)是生活中的不期而遇,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和信心。
其实,我很享受这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