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你知道元旦与贺卡,起源都在中国吗?

1.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天寒地冻的农历十一月底,正好是元旦节,民间俗称阳历年,也叫新年。

元旦,为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是开始的意思,“旦”原意是早晨,引申为一天的开始。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正是因为这一天比较特殊,是一年之始,所以才会得到世界的公认。但是“元旦”一词,属中国“土产”,“元旦”当之无愧地起源于中国。

据传说,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尧传位给德才兼备的舜,舜又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而后,各个朝代的元旦大概有所不同,有的是农历正月,有的是十一月,有的是十二月。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元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民国时期决定使用公历,规定了元旦和春节的日期,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和国际接轨,正式规定阳历1月1日为“元旦”,也就是“新年“;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

2.

贺卡,作为现代人的交际性卡片,广泛用于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喜庆的日子,或者值得纪念的日子,互相表示问候、祝福、联络感情的一种卡片。

贺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美好的话语, 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沿袭下来,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讲究喜庆,互送祝福吉语。

据传,贺卡起源唐太宗用贺卡给大臣拜年。 每到新年和春节,唐太宗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与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富有,改用梅花笺纸书写。

贺卡的前身,叫“名帖”, 先介绍通报自己,显示尊重对方的态度,说明拜见的原由。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着,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西汉称之“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

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

贺卡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比较忙,不能亲自去送,就派仆人呈送,一人可以送很多份,就和现在的快递相似。

清代的褚人获,在《坚瓠首集》中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这个红单,可说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真正的贺年卡了。

近代意义上的贺卡,首先来自圣诞卡的印刷复制,形成规模。最些几年,虚拟的网络上又出现了电子贺卡。虽然时尚、快捷,但是,感觉缺少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3.

元旦与贺卡,起源都在中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

在元旦节来临之际,祝各位老师、朋友们,节日快乐,新年好运,诸事顺达,吉祥如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贞明之家三门峡公益亲子读书会欢迎你 春节诠意: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
    三门峡读书会阅读 6,115评论 0 7
  • 元旦方案 元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举国上下,喜气洋洋,欢度元旦。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我国传统文...
    思兹念兹阅读 12,097评论 0 3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过年的起源 春福齐至,年味正浓。 过年...
    爱蹭鞋底的蚂蚁阅读 4,925评论 7 9
  • 第68幅人像。加上动作的人难画了许多啊。
    小鱼素素阅读 806评论 0 0
  • 之前听易到用车的一个演说,其中提到,国内的许多企业,并不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的,而是以竞品为出发点的。几乎所有的...
    Hcchy阅读 3,043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