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王冬茹
-看到这个题目,打开记忆的阀门,心里流淌出下面的文字。
一一题记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宋朝辉老师的名字,她的课有两次获得“部级优课”称号,她的诗词写得好,别人评价她“有才,好学!”曾经的同事评价她“是个干实事的人”。真正走近她,了解她,还是从2018年10月的那次乡村教师培训开始。
那次她作为专家团队成员之一,上了一节李清照的诗词赏析课,课堂容量大,文本解读独到,让人通过这节课,了解了才女李清照的诗词风格及其人生经历,体现“以文识人”的理念。
培训期间研讨了解到,她坚持每天在教育资源平台看一节优课,还了解到专家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都很优秀,也很努力。有人坚持天天写简书,有人听课用录音笔记录,有人为了上好课请家人当学生、当评委……所有的美好,都是事前做好了铺垫,她们的优秀,是理所当然。
那一次,终于鼓起勇气,参于了培训组织的“说课比赛”,代表小组进行了总结发言。
那一次培训,她是专家,我是学员,虽无深谈,但我觉得:她有才,名不虚传。
后来,姜姐提议,我们三人根据统编教材“1十X”的理念,编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阅读校本教材,宋老师立马赞同,我也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其实很心虚。在她们的引领督促下,每天晚上下班回到一中的出租房内(当时儿子上高中,我们去陪他)我在网上找资料,编习题,一点点用手机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之后又是校对、编写习题答案。我们三个,用时近乎一年,竟然编成了一套六本的语文阅读教材!这一次,也让我领略到姜姐的策划能力和宋老师的实干精神,她完成任务的速度总是最快的。
2020年6月,在她的“怂恿”和指导下,我第一次录课,获奖。她无私相助,拉着自信心不足的我前进。
2020年暑假,她出版两部书《行走在语文的美好里》《等待一场雪》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一本散文集。从两本厚厚的著作里,可以看到她对语文和生活的挚爱!她的才华与勤奋让人叹服。
2020年8月,我进入“宋朝辉名师十研修共同体”。自从加入这个团队里,每学期宋老师都制订计划,要求我们读书、学习,上交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论文等,邀请专家给我们培训,定期组织我们学习、研讨……在这里,我听了区教研员刘艳艳老师对课标的解读,王海凤老师的微型课辅导,团队内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团队内评课时,宋老师的发言总能一针见血指出不足,让人信服。
对于宋老师布置的“作业”(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论文等)惰性十足且能力又限的我,一开始有些抵触情绪,但宋老师要求我们做到的,她肯定首先做到!而且期限到了就在群里催,我不好意思不做,于是硬着头皮去做。憋啊憋,竟然也慢慢"憋”出了一篇篇教学设计、文本解读……等到区上市上要交教学成果,宋老师“逼”着我们交的作业也派上了用场。要送教了,她一遍遍在群里鼓动大家积极参与。在她的“诱惑”下,我有了第一次送教的经历!感谢她,让我变得更自信。
这学期,疫情原因,线下活动难以展开,宋老师又积极组织线上培训,她和团队内的优秀教师为我们进行文本解读,组织大家分享、讨论,写心得,每次活动前,她都会先发通知,明确讲座内容和听课要求,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依旧率先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宋老师不光自己上进好学,还用她的方式督促我们,促使大家在专业上不断成长。作为学校主管教研的主任,在她的带领下,她们学校的教研活动也开展的有风声水起。她的确是个实干家。
交往多了,我的脸皮也厚了。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也会打电话向她请教,她总会耐心分享交流。
她很忙,也会喊累,也会生病。可她仍旧执著向前,我想,应该缘于那份为师的责任感和对语文、对生命的热爱吧!
在宋老师的研修共同体中,我也认识了更多优秀的语文人。
感谢每次活动大家的精心准备、无私分享;感谢主动承担美篇制作任务的安红涛老师,每一篇美篇都是那么用心;感谢每次线下活动让我坐顺风车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团队里,我学到了很多,更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故事?我只是真实的记录了我的见闻感受。站在2021年未,2022正向我们走来,相信新的一年里,我们的故事会继续,会更精彩!(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