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7月15日,中国传统节日里的中元节,中国三大鬼节之一。
其最早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救母感动佛祖后赐其《盂兰盆经》,后传承开来,遂成佛教中极富盛名的“盂兰盆节”。至宋代后被道教袭用,成了三官节中的“地官节”,也称“鬼节”。
传说中元节这天主掌地狱的领导“地官”放假,地狱无人把守,阴间的逝者们将沿着银河的光辉回到人间。因此家家户户放河灯,以期在人间接续银河之路,迎接故人英灵。
中元节谈仙说鬼
到了“鬼节”自然要谈仙说鬼,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绘本就和鬼神有关。
《给孩子讲的聊斋故事》
出品:蒲公英童书馆
适合:3岁以上亲子共读
说道大名鼎鼎的《聊斋志异》很多大人朋友应该都非常熟悉了,“琴声幽响兰若寺,画皮画心难画情”《倩女幽魂》《画皮》《阿宝》《辛十四娘》等都影视剧改编自《聊斋志异》的经典作品。
这部由清代文人蒲松龄向市集乡间百姓搜集而来的名间传说,全书分为12卷,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
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如今它还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必读书目。
成人借由影视剧作品对聊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孩子自然也需要属于他们的独特方式来走进聊斋世狐仙神鬼的离奇世界。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读小学课标的原著前先从这套《给孩子讲的聊斋故事》入手,不失为一种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式启蒙方式。
作为绘本不可缺少的1/2灵魂——插图。这套绘本里的插图可以说是最适合聊斋故事的作品了。借由着张世明老先生极富写意色彩的水墨式笔触,每个画面都恰到好处,别具韵味。
极富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绘画风格让一个个聊斋中的角色在泼墨挥洒间跃然纸上,使读者倍感亲切。
打开这套故事,小朋友就会发现本土人鬼妖仙也是那么生动而勾人,一点也不比西方外来的那些家伙们差。
在《翩翩》里,浪子千金散尽幡然悔悟,小燕子化身美丽少女翩翩报恩,幽深的山洞别有天地。翩翩以蕉叶裁衣,细软如绸缎;以蕉叶剪出鸡鱼、麦饼,鲜美可口;伸手采摘云絮便成为了松软御寒的棉袍。
在《司文郎》里,天上的文曲星被罚人间成为了瞎眼的老和尚,但是老和尚“眼盲”心却不盲,参加科举的书生只要把文章在他面前烧了,闻一闻气味,就能品评文章高下。远比这世间的“明眼”考官要看得清楚明白。
《菊花仙子》里由菊花所化的绿衣少年,热情、爽朗、不拘小节,好酒如痴,喝醉后会肆意得躺在地上现出原型。如果你不听他人劝阻执意偷看他的转变,那他可能会再也变不回来。
还有《雨钱》里挥手便幻化出万千钱雨从天而降的狐仙老者,《石痴》中爱石如痴愿意折寿三年年的收藏家,《崂山道士》里可摘星变月的道长仙师,书生、鬼魂、乡民、狐仙、龙王、精怪、仙女......那些古时说书话本里的神神鬼鬼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不断。
每每感人至深之处不是法术有多精彩,金银有多绚丽,而是通过那些精彩的故事,小读者能够体悟到那份埋藏在聊斋众多妖鬼神怪里属于他们的柔情和善意。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生活哲学,也是中华文化之美。
天地有情,温柔得欣赏看待周遭万物,你的孩子也会逐渐成为那个对生命能尊重,对生活有期许的人。
曾经人们怎样过中元节?
说完鬼神,咱们继续聊回中元节。
在中国的道教文化中,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用以为亡魂赦罪,减轻过往冤孽。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人身行恶,身神亦奏之三官,人身行善,则度其仙名。“三元”合抱,即成天地。善恶复始,茫茫天地,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轮回的之道。
在中国历史上,中元节一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
传统中元节都是商办官助的,上世纪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荷灯,非常壮观。
祭祖、放河灯、灯会、送羊、吃七色菜等都是中元节的经典项目。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同时包含着不少那时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细节。
60年代末期,随着新文化运动和西方唯物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元节被打上可宣扬封建迷信的标签,逐渐边缘化。
现代人对中元节有两个很大的误会:首先,把它看成是鬼节,是宣扬落后、迷信的思想,所以没人敢呼吁恢复;其次,把它当成了追思亡人的节日,那么,已经有了清明节,何必再恢复中元节呢?
中元节的内含:亡者归来,故人相聚,生死狂欢
其实中元节不是阴森恐怖的鬼怪盛宴,也不是单纯为了祭奠先人。一定要形容的话,中国的中元节和墨西哥的亡灵节有些相似,是一场活人与死者间的寻梦环游记。
2017年皮克斯出品的《寻梦环游记》很好的隐喻了这点,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在亡灵节当天通过祭台不慎进入王者国度结识了落魄乐手埃克托。
在这里他发现离世的人并没有真正死去,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着,亡灵世界有超级明星,有会发光的幽灵,有个性挑剔的设计师,有着载歌载舞的乐队......在这个异彩纷呈,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满满都是骷髅人的世界里,感受不到任何死亡带来的忧伤。
亡灵需要有人们供奉才可以过桥与家人重逢,作为活人擅自闯入亡者国度的米格则需要得到家人的祝福才能回到现实世界。
就像老人常和我们说的那样,祭祀先祖是为了使祖辈的灵魂得到安息,祖先会保佑子孙后代;而如果遭到后人亲友的遗忘,死者则会成为孤魂野鬼。死亡不是终结,只有忘记才是。
如果这部电影曾经给你和孩子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也会喜欢《给孩子讲的聊斋故事》中《王六郎》这本书。
渔夫喜欢在捕鱼时独自饮酒,机缘巧合结识了岸边的杨六郎,两人因酒结缘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当王六郎向渔夫坦诚自己只是岸边不慎落水的鬼魂时,渔夫并没有惧怕,反因为以后不能相见而有些不舍,转念又为好友终于等来转世机缘而欣喜。
后来,王刘郎却因为不忍见到稚子无辜年纪轻轻失去母亲,放弃了投胎的机会救了岸边溺水的妇人。玉帝感念其善良慈悲将之提拔为招远县土地神。
渔夫在梦中闻讯后不顾山高水长,千里跋涉至招远县祭拜旧友。
庙门前,虽然两人已不能相见,但是成为神明的王六郎却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位故友的进行了感人至深的欢迎和送别。
“王六郎”是一个心怀感激与善意的渔夫为我们召唤来的灵魂。因为心怀善意和思念,死去的生命也可以归来,人与鬼也可成为莫逆之交,受苦的生命也可以从鬼升华为至美的神明。
古人并不忌讳谈“鬼”,在他们的意识中,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活法而已。人死了,就会以鬼的形式继续活下去。
亲人的思念也好,故友的真挚情感也罢,都是那些听不见、看不见、摸不见的无形之物存在于世间的证明。灵魂会因为善意和爱而存在于活人的记忆里,只要记忆不曾断绝,生命的轮回就会永远存续。
最后,祝大家中元节快乐,中元节的好看故事记得和自家小朋友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