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久别重逢的日子,在国人的约定俗成之下变成了“情人节”,更有众多地区出现了相亲大会。有游轮、列车、比赛等等花样百出。在这个关于爱情的节日,单身话题又成为社会热点。
回顾前不久北京引发关注的“白发相亲角”,许多父母凑在一处帮儿女择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物质上的考量。于是,相亲条件被分解成户籍、房产、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等一项项指标。在不少父母脑海中里,“门当户对”是执念,“攀上高枝”是期待,甚至从这种执念和期待中,生长出一条“鄙视链”。
难道爱情就这么难获得么?
真爱还是存在的。众多新闻中就有一条“真爱”,22岁俄罗斯美女嫁中国矿工,不要房不要车,男方只用了99朵玫瑰花就把真爱娶回家。为他们祝福的同时,我也不禁想问:为什么有人要这要那,有人什么都不要,爱情和条件有怎样的关系?
22岁俄罗斯美女嫁中国矿工:不要房不要车
美国社会学家霍斯曼在“社会交换理论”中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其中动机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报酬。那些能够给我们提供最多报酬的人是对我们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们总是尽量使自已的社会交往给自已提供最大报酬。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也要付出报酬。
如果我们把通过价目表相亲的行为套进去,就不难看出,那些收入高,学历高,家庭背景好的人,在相亲中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回报,因此,这样的人吸引力最大。
并且,在“马太效应”下,这样的人条件会越来越好,相亲越受欢迎,其附加值会给自己带来更多报酬。
通俗地说就是,从相亲到婚姻,先得“门当户对”才行。
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相亲中附加的物质条件,毕竟生活得安稳。但如果将互相满足物质条件描述成交易,谁都会反感。没人会愿意将感情等同于交易。
但是,社会交换理论将社会交往中得到的任何有益东西称作报酬,分为6类:爱、钱、地位、信息、物、服务。这6类报酬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特别性和具体性。
具体的报酬是可见的、可闻的和可以摸到的东西,抽象的报酬则是看不见的,但同样可以对人有用,如建议、赞美等。
报酬由谁提供决定着报酬的价值。这就是报酬的特别性。爱的价值与提供的人有很大关系,因此爱是一个“特别性”很高的抽象的报酬。
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见,在谈对象中,具体可见的报酬,比如房车户口,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安全需求,而抽象的特别性很高的报酬,比如爱,可以满足人更高层次的情感归属、尊重需要。
我相信人都是追求爱情的,但在爱情之前,先要满足生理、安全需要,因此,满足物质条件才有了重要性。这样,我们也更能理解那些替子女出来按条件相亲的父母们的一片苦心了。
当然,过度地强调具体报酬,忽略抽象报酬,或许可以获得安稳的家庭,满足生理、安全需要,却不能满足情感、尊重的需要,这样的婚姻不存在爱情,只是单一的交易结合。
说到爱情,霍斯曼提到很有意思的一点:爱的价值与提供的人有很大的关系。
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不管你有多丰富的物质,我不喜欢你,就不接受你的爱;就是喜欢那个人,不管那个人贫穷或疾病,非他不嫁。
自己喜欢的人给予的爱是伟大的无边无际的,哪怕是一个吻,比世界都贵重;自己不喜欢的人给予的爱只不过是一堆叫人反感的物质,就算是一座金殿也不稀罕。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当初也是穷小子,看上了巨商之女卓文君。两人都有才,相互爱慕。虽然家里反对,卓文君毅然跟着司马相如奔到乡下开酒肆恩爱生活。
后来司马相如入京做官有了新欢,给远在家乡的卓文君写了一封隐含休妻的信。卓文君伤心欲绝,但并没有接受,另写了一封回信,追忆往昔同甘共苦互相倾慕的美好,倾诉自己的思念。暗含的意思是,当初因为爱的是你,才和你一起私奔如此生活啊,而现在我当年喜欢的人哪里去了?
司马相如读后感慨万千后悔不已,将妻子接到身边重归于好。
婚姻里,当初选择跟TA在一起,组成独一无二的家庭,甚至孕育生命的结晶,是因为爱情,因为那个人就是你想要的想依靠的人啊。
生活中出现了矛盾,沟通之前,不妨像司马相如看信那样,想一想你们当初为什么不选其他谁,偏偏彼此选中对方在一起?想想初衷,有效沟通,解决问题。
虽然从情感体验上我不愿同意霍斯曼关于“社会交往获得的有益东西是报酬”的观点,但不可否认,不管是相亲还是婚姻,很多方面被他说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