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秋园》这本书,和之前的《我本芬芳》这本书一样,都让我觉得很有感触的,有时我们抽离于自己的生活去观察别人的生活的确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启发我们、触动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在其他维度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
然后晚上参加了一个关于“爱情”得交流会,一方面觉得大家交流都比较散,没有做什么准备,另一方面大家还是更多偏个人的感受,过于主观而很难有共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一个特点,就是好像我在寻求大家的关注一样,当大家在发言中没有回应我,或者是在表扬时没有提我时我就会感到几分失落,当然在这之前其实就像是一个孩子在举着手一样说“说我、说我”一般寻求别人的关注,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这背后可能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过度关注自己,而忽视了对别人的尊重、认可和肯定,因为别人可能和我想的一样,如果我都回应到他们的这个需要,也许他们也会感到开心,而在另一个维度愿意亲近我,所以我在想,我也需要去提高自己去捧人的能力,因为这也会有一个过程,从开始的自我关注到鼓励和强迫自己去肯定别人(放下对自己的关注和良好形象的维护),然后习得认可别人的方法和获得这个能力、进而发自内心的去认可别人、最后完全放下对自己的关注成人之美。
客观地看待自己好像不会的事情还特别多,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不管是思维还是经验都需要时间积累,德不配位是极为危险的,对自己和组织都是伤害,在自己成长这件事上,总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所以脚踏实地先把手里的工作做好能给证明自己。毕竟26岁的自己想要达到30岁、35岁的收入、机会和能力,虽然可以但自我评估后但并不现实,因为收入对应的是能力,能力对应的是在某个平台能给别人创造多大的价值和回报,如果只想着好机会,而不是想着自己能给别人提供机会和价值,那是有点麻烦,当然也要观察好的机会,合适的也可以选择,但那也是建立在自己能力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