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直和他谈判。
他给我提出一个缺点:活得太不切实际。
在气头上时,我肯定不承认,不仅如此,我辩驳:不是我不切实际,是你永远不懂追求梦想的幸福。
其实到今天之前,我也还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不是我活得不切实际,我只是需要时间见证我的成绩。
不过今天看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我忽然明白了好多事儿。
他提到喜欢被咨询未必要去做咨询师,喜欢鲜花缠绕未必要开花店,喜欢陈奕迅的演唱会未必要成为歌手,而吸引自己想从事某个职业的永远只是自己心理某个职业的“艺术照”。

意思是,当你手捧某个职业的“艺术照”,你觉得自己喜欢得不得了,但当找到它的“卸妆照”,你会发现,你并不真的爱某个职业。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个人去了天堂,临入天堂之门时天使说,趁还有反悔的余地,你要不要下地狱去看看?去看一眼,万一你觉得地狱比天堂好呢?
那个人去地狱转了一圈,发现地狱里面的每个人都开着凯迪拉克汽车,男人在阳光下的沙滩上追逐穿比基尼的女子,女子们则追逐穿健身裤的男子,晚上人们穿着礼服,端着酒杯参加盛大的宴会,大家谈的都是自己快乐的经历。
那个人很犹豫:这是地狱吗?
“这就是地狱,欢迎你来到地狱。”路人和他干杯,然后笑着跳舞去了。
回到天堂,天使问他是否决定好了永远呆在地狱,他迫不及待地说:“我要去地狱,马上。”
但,当他再次来到地狱,魔鬼走过来抓住他头发把他拖出去:“快,下油锅的时间到了。”
他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忍不住问他看见的凯迪拉克汽车、美女和盛大的晚会都去哪里了。
魔鬼想了想回答他:哦,你说的那个啊,是广告。

……
看到这个故事,我瞠目结舌,因为我看到自己仿佛就是一直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来回徘徊的人。
比如我觉得当记者很好,于是通过努力进入了媒体,可等我深入其中,才发现记者是一个非常水深火热的职业。
后来我去某单位专门负责信息宣传工作,以为办公室是最养人养心的地方,可是后来我发现我看到的只是办公室的广告。
再后来大家都说诗和远方很美好,做自由职业者更美好,我辞职去做民宿,但真正成了自由职业者后,才发现,自由职业者的“卸妆照”,充满“痘印”。
去年,疫情反复,民宿关门,我无事可做,看到很多花店依然开着,我说要去四川学花艺,然后回来开花店。
他不让,说疫情期间投资实体店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我很想冒险,差点去学了,后来没有勇气去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预算资金。
我差点去学做羊肉粉,是因为我经常去吃羊肉粉的一家店,生意还挺好的。
后来差点去报名考心理咨询师,是因为很多人都找我咨询问题,大多和心理、情感有关,我以为自己很懂和有基础,于是兴致勃勃专门找老师咨询了报考心理咨询师相关事项。
我记得那时候我躇踌满志且满怀信心如果我去做心理咨询师一定会做得很好。
我朋友劝我千万别尝试,他说心理咨询师的压力非常大,这个职业近乎于垃圾桶,你得听无数人倒垃圾,如果自己调节不好的话,会抑郁,他说他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就是去做了心理咨询师后得了抑郁症。
我不信这邪,我觉得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我也相信自己不会轻易被影响。
但,如今看来,我想做的,不是因为我真正想去做,而是因为我看到了每个行业那张“艺术照”中美好的一面而已。
但真正拿到“卸妆照”,其实真相非常残酷。

……
我这种“反复”,以前我觉得是自己太追求上进的表现,并且我相信自己一定使命必达,所以并不觉得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可是今天,我忽然发现,那真的就是不切实际,我做什么事情,几乎都不经过大脑深思熟虑,而凭借满腔热血一沸腾起来就做的很多决定,我吃过的亏,还少吗?我简直都没脸说。
而有了这个发现之后,今天在安静的自习室,我突然了悟:
我口口声声说他不爱我,可是,其实只有他最无视我的不切实际,他嘴上说我不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当我真的去做一件事,他还是任我胡作非为。
这几天,我不是一直和他处于僵局之中吗?我朋友劝我说其实我和他还没有到真正要分开的地步,不管他是怎样的人,至少我做什么,他不会控制我。
在决心要走的时候,这样的劝,我自然也是听不进去的。
可是后来事情落定后,我开始一点点回想一些细节,才后知后觉,其实朋友劝我的话,不无道理。
所以,能怎么办呢?
我只能对自己说:都一把年纪了,请活得实际点好吗?也请活得知足点吧,人生的照片,不是只有“艺术照”,倘若“卸妆照”真的很丑,遇见了,别一开始就想着放弃或绕道,努力一点一点ps吧……
2022年5月21日
作者:李配酝,不等不靠不争抢,只与文字共清欢。
该文同步发布于微信公众号《时光里使光》,ID:gh_bf0b6850fc8b。
喜欢我的碎碎念,就点个赞再走吧,谢谢有爱又温暖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