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层次

听吴伯凡老师的专栏有一段时间了,上周他的直播很精彩,就像主持人说的那样,他的这门认知课是适合搭配任何得到上任何一门课一起来听。

一个人的认知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脑子里可能存在着各种声音,想法,评判,而外界成千上万的讯息也在不断的涌入我们的大脑,所以有时候我们会下决心做出一些选择,行动,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因为内心的无序,精神上的熵增半途而废。

人的思维是有层次的,当下的很多问题和难题,往往需要提升一个甚至几个思维的层次来解决。

尽管思维有其复杂性,但是当我们的大脑在思考和决策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逻辑层次,从上到下分成四种:

1、价值观层面

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一套信念拼图,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看待周围事物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我们在这个思维层次上的思考往往是:为什么做(或者不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重要还是不重要?这件事原本应该是怎样的?

2、能力层面

能力层面,则与一个人在现实中能有的选择相关,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能力,所以选择越多,能力越大。比如,你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很强,那你就能够选择当英语老师,也可以选择做同声传译。

3、行动层面

行动层面,指的是“做什么?”,“有没有做?”,即能力的挑选和实际发挥,是指我们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

4、环境层面

环境层面的思考,包括了对所有身体以外的条件的感知,比如,人,事,物,地点,金钱等等。

在思维的层次中,每一层的思考都会对下面的思维层次产生影响,而更高层次思维上的改变,将会向下传递,从而在低层次上产生相应的改变。

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多是环境及行为层次的问题,当问题实在信念和价值观的层次的时候,解决起来就更为困难。

一般来说,一个低层次的问题,在更高的层次里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说,一个高层次的问题,用一个低层次的解决办法,则难以有效果。

就像有的人生活窘迫,大部分时候他都只是从外界和行动的层面上去思考,认为大环境不好,个人的努力还不够,但这样的思考却并不能真正解决一个人贫穷的困境。

另外,一个人对于“时间”的认知,往往也决定了他思维的高度。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高估了我们一两年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低估了未来十年能够做的事情。

当你想提升思维的层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时间”这个维度纳入到考量的范围中去。一旦你加入时间这个维度,那大部分的事情就容易变得清晰起来,因为你的焦点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延长,你会更加关注一些长期带来价值和高成长性的机会等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梁漱溟先生1928年应邀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的部分内容。 世界上的学问,在深层其实是相通的。不同的思考者往...
    清心阁阅读 475评论 0 2
  • 相差理论,即思维或思考的相差构建内省的比较性思维体,思维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的差别。 计算机拥有...
    汪微国阅读 1,194评论 0 0
  • 车轮碾过 溅起的泥水 粘在路旁的草叶上 风吹过 抖落草叶上面的水 留下一粒尘 没人注意 没人在乎 没人疼爱 它粘附...
    海绵宝宝的小盘子阅读 486评论 2 0
  • 下午,我正在为周末的出行做准备,忙得不亦乐乎,闺蜜发来两段文字,是三个女人的对话。 缀缀:QQ空间的心情就相当于是...
    子禾sun阅读 371评论 0 0
  • 又是一年春节,匆匆忙忙的赶回老家、泄下一年的工作上生活上的疲惫,打算在家好好休息!没想到竟然事与愿违! ...
    杨天柳阅读 3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