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喜平
今天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很受触动,老苏已经去世47年,但他提出的观点,一点儿也不落伍。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章不是鸡汤,他告诉了我们具体如何去做。下面就针对他的文章中《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一章来说说。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但我认为这一章适用于所有致力于改进自己精神生活的人,哪怕40岁。
1、坚持每天读书。“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读书。不要把这件事拖到明天。今天丧失的东西,明天是再也无法弥补的。”老苏说每天读书对于学生学习课本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背景。我想成年人也不例外,阅读的最大作用是帮助我们理性思考,不管用什么方法,不管读什么,每天读,水滴石穿,再陌生的理论也会熟识。下半年我要挑战《思维与语言》,希望不要被淘汰。
2、坚持早起。这是最健康,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好像我身边的大牛们都是如此,可是这一条对于我来说实在太难。但是昨晚两点还难以入眠的时刻,我对自己的健康问题产生了恐惧。所以还是早起吧,今晚一定要早睡。要不然,就加入一个每天早起的打卡群?
3、重要的事情每天做。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这真是很重要。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迷乱,每天都被一大堆任务挤压着,既不愿意做,又发愁。后来,我学会了列清单,按照“要事第一”的原则一一排序,很神奇地,每天都能完成一部分。老苏还指出绝对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最好能把明天的事情,今天做一部分,这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这一点,我也有体会,正如我们的“21天写作训练营”,如果有哪一天我没有写,那我相信,以后也很难坚持了,类似“破窗理论”吧。
4、学会把“必须”变成“我要”。这关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能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件事,大约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懒惰是人生最大的对手。老苏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劝大家,努力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变成我想做的事情。这真是一个挑战。
5、学会自制,不要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光。特别是对于年过半百的我来说,学会克制吧,我的手机依赖症该如何控制呢?太烦恼。
6、把笔记本分成两栏。一栏记老师讲的内容或书本的知识,另一栏是你自己的思考。任何知识,只有经过大脑思索运用后,才能成为自己的。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用了多年电脑,发现还是烂笔头更实在,更一目了然。考高级时,用完了好几个笔记本,否则,真的什么也记不住。
7、死记硬背要不得。不理解的背诵内容越多,对大脑的损伤越大。我在背高中古诗词时就是如此,能够留下来的,都是自己理解的内容。而理解的唯一方法就是多读。
8、环境很重要。为什么这个暑假,我进步这么多?就是因为找到了一起读书的人,一起写作的人。感谢网络,我们相隔千里,却能互相鼓励。而且对于我这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安排。
最后一点,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好了,继续读老苏的书去了。再念叨一遍,我要早睡,然后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