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则案例,有感而发,送给自己和真心向学之人,希望我们共勉。
故事
一个人想成长,把自己沾沾自喜的作品拿来请教别人。然而没有做好听真话的准备,当别人针对性给出一些建议之后。她并没有按照反馈反思自己,转而挑起了被请教者的问题。从学术请教问题,一路变成了原则底线等上纲上线的做人问题。看到这一幕的我,被“惊艳”了。
坐下来想一想离开了家,离开了校园,身边敢跟你说真话的人还有多少?愿意帮助你,助力你成长的人还有多少?当碰到 一个敢跟自己说真话的人,珍惜、感恩还来不及,你怎敢理直气壮的去言语攻击?这样的一个态度,一个做法,谁还敢对你说真话,谁还敢帮助你提升?既然听不得真话,我劝你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别动。免得浪费了别人的感情和时间,又伤了自己的玻璃心,何必呢?
感触
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掏心掏肺,真话留给从善如流之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择善”含意深刻,使人大有所悟。在生活中我们需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事而行,“择善”在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尤为重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和缺点,有的人从善如流,不断精进,有人固执己见,逐渐没落。究其原因,没有摆正自己的态度,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沾沾自喜而不自知。
很多人都渴望成长,可是却没有做好成长的心理准备。既想提升自己,又怕被敲打、被锻造,听不得半句真话。不懂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更不懂什么是求同存异。既然脸皮薄,听不得半句真话,又何必去请教,浪费别人的时间,徒增自己的烦恼呢?
想成长有三种途径,通过书籍向先贤们学习,通过复盘向自己学习,通过请教模仿向身边的人学习。无论哪一种途径,请先摆正你的态度,否则请不要迈步,免得大家尴尬。
从善如流终不悔,吃水不忘挖井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