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翻译到第二段“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停下来了,觉得很纳闷,因为后文说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从秦到东晋已600年之久,他们的衣着怎么还和外面人一样啊?这很矛盾。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发现的问题,于是,我把这个问题留为作业,我们一起课下找找原因。
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上网查询,答案很多,说法也不一样:
1、古代发展非常慢,过个几百年衣着材质、款式没有太大变化正常,尤其是底层人民变不到哪去,都是粗麻短衣。
2、服饰的变化不大,为这些人是从外面进来的做铺垫。
3、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想象,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也合乎情理,毕竟理想很丰满。
4、可能原文有误,“悉如外人”当为“悉异外人”或“有异外人”。
5、“悉如外人”乃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
6、“外人”即桃花源以外的人。将“外人”理解为“外面的人”这样理解不合情理,即认为桃花源里的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面隔绝的近600年之久,他们的耕做方式和穿着打扮,不可能再与外面人全一样,而应该差别很大,因此,“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能理解为“外面的人”而是理解为“外国人”。
对于上面的种种解释觉得合理又不合理。
其实,说到矛盾,这篇课文的矛盾还不止一处,陶渊明煞有介事地写桃花源,有晋太元中这个年号,有武陵这个地域,还有避秦时乱的前因,末尾还指名道姓的拉出来个真实历史人物南阳刘子骥,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设定,让人觉得像真事,但是又很含糊其辞,文中没说到底哪一年,哪一位渔人,在哪找到桃花源,而且刘子骥最终压根也没去。
还有一处就是渔人出桃花源,处处做了明确的标记,最后却找不到了,这种情况现实中不大容易出现。这个矛盾孩子们也发现了。也是无法解释。
文本与现实生活矛盾,或超越现实生活之处,往往是解读文本的关键,陶渊明给桃花源制造这么多看似真实的脚本,渔人做了如此明确的标记,最后却找不到桃花源,也就意味着现实中桃花源根本就不存在,不就是梦吗?文本中的一系列矛盾,其实也就是作者的理想(梦)与社会现状(现实)的矛盾了。
所以,如果“外人”确实解释为桃花源外边的人,这种不合现实逻辑的叙述其实还是暗示桃花源本身就是非逻辑、非现实的,这就是文学理论中所谓的本事陌生化。
当然本课的重点不是探究这些矛盾,而从这些矛盾中却探究出这些美好的不存在的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