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作为中原名师郑美玲工作室的一名成员,我有幸参加了在河南人民会堂举行的第二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育人物颁奖盛典暨“影响中原,出彩人生”高峰论坛。对我来说,这是一场饕餮的精神盛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次教育思想的蜕变、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一次教学行为的自省之旅。
最具影响力的十位校长闪亮登场,校长的颁奖词“探索不止,为国家培育英才,是你们的不变初心;追寻无限,办人民满意教育,是你们的使命担当”高度概括了他们守初心,担使命,为学校发展,为师生成长,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倾情教育的高尚情怀。在接下来的获奖感言中,他们满怀激动的谈了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出现最多的词是“感谢”、“感恩”、“坚守”与“责任”。一位校长说:“我一直保持奔跑的姿态,带领我的团队奋勇前行”。
最具影响力的八位教师走上领奖台(其他两位教师正在英国参加培训,未能出席今天的颁奖典礼),他们手持鲜花和奖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立足课堂,你们传递知识,培育坚定信仰;构建课程,你们传播智慧,点亮生命之光”……是对获奖的十位教师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他们立足课堂,关爱学生,耕耘教育沃土,挥汗三尺讲台,助力学生成长的肯定和褒奖。
郑美玲老师第一个发表获奖感言,她的感言激情彭拜,感人肺腑,如一缕春风,似一束阳光,诗意盎然,温暖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个老师,赢得如潮的掌声。郑老师在获奖感言里说:“我看到黄厚江老师的白发里有时间,但黄老师的眼神里有光;我看到刘肖主编的额头上有时间,但刘总字里行间的话里有光;我看到教育时报的编辑部里有时间,但教育时报人坚守教育情怀的行动里有光;我看到关注最具影响力的每一位朋友,在你们的经历里有时间,在你们的心里有光。”是啊!有光相伴,向暖而行,一直奔跑在路上的教育人,心中有诗意,梦里有远方,这是她二十年教育之旅的真实感受,更说出了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心声,在我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校长论坛环节,李慧军校长做了《教育因适度而精彩》的报告。她研究适度教育前前后后历时十三年,她不断实践、研究、创新,她配置学校精神土壤;构建绿色育人系统;倡导教师全员参与科研;对学生进行展示性评价;举行书香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累累硕果,令人敬佩。
校长沙龙环节,十位最具影响力的校长围绕,"你最大影响力体现在哪里?"各位对校长专业化有什么看法,校长的专业化和影响力有无关系?”、“校长的影响力如何变现?“三个问题,畅谈了自己的体会、感悟以及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坚忍、执着、坚守、奉献和责任,我看到了河南教育美好的明天。
在特邀专家报告环节, 袁振国教授作了《营造先进文化,提升学校内在影响力》的报告。他说道,学校影响力的最高境界来自于文化。指出学校的功能、环境和使命,提出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特点变成他的亮点。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人、成才。
“南明教育”创始人,“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师-----干国祥教授做的《教育,请把教师当成目的》的报告,理念新,视野广,针砭时弊,语言犀利,发人深省,他说,教育=琢玉成器,也是返璞归真,令人深思。
此外,两位专家丁如许和田冰冰的报告,都是从多年班主任的亲身实践中探索出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妙策良方,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对新时代的班主任提出希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