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了不起的孩子的第9封信——
奋进班的孩子们:
早上好!谈谈上周五你们的义卖吧,嗯,我不想称之为“义卖”,我认为它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奋进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行动之一。
很高兴,历时3个小时,你们共自筹资金192.1元,可喜可贺!同时,你们也明白赚钱的不容易了吧?当然,我们还有一部分资金没有纳入公司,那些暂且不表,单单说说这次所谓的义卖吧。
早上在回顾这次活动的时候,你们告诉我:任元姝口才好,会推销,贡献大;刘若楠买卖成交速度最快,亲友团赞助的也比较多;孙冰玉善于看摊,善于根据顾客需求推荐物品;韩艺霖、巩铭主动去发掘顾客群,善于运用推销策略去调动顾客需求;亢恒钰拿着糖果吸引小顾客;一个5毛钱的气球在李雨霏的巧手下变成了1块钱的“花儿”或“帽子”,让商品增值;赵琳琳善于给商品归类,能够整齐地码放商品;亢鑫阳任务意识很强,决定要把某样东西卖出去,就一定会寻找顾客,用尽方法,决不放弃……而参与其中的其他人,也是想尽办法想要把物品卖出去。
反观个别的参与者,是不是有在玩乐的?有只是点个卯就离去的?有报了名却没去的?还有去了不帮忙反而添乱的?有,都有,你们也都说到了。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一个团队,会出现不同的几类人呢?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老师先给你讲一讲迈克尔·乔丹13岁时三次卖旧衣服的故事,他通过不同的办法让一件旧衣服增值,虽然他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生活并无完美,与其让生活带来更多的沮丧与抱怨,不如坚持着一份信念,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可是我更想告诉大家:优秀是一种习惯。
不是吗?你看看上文中的姝子、霏儿、冰冰、钰钰、琳琳、鑫鑫、闹闹哪一个不是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再看看瑶瑶和玉玉,这俩孩子是不是因为变得习惯性地想要表现好,正走在通往优秀的快车道上?而那些确实表现有待商榷的孩子,是不是接二连三地会出现问题?这个答案不用想的——你,对,就是你,早上是不是因为用脏话骂人被我叫进水房谈话了?而今天在大家的总结中,你确实就是那个大家口中的不良分子。
孩子,一个团队往往有这样三种人:领头羊、实干家和个别的害群之马。在班级中,这些角色,绝对不是被老师单向的指定和固化的。可是,为什么老师老是表扬他,却总是批评你?想过吗?没有针对性,更不是打击报复,一切都只是你们的行为不同导致的直接结果。优秀是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性的良好行为长期累积的结果。反之,亦然。
我时常告诉你们:“我批评的是你的行为,只要改了,你依然是好孩子!”那么,孩子,你是否能在每一次行动前,习惯性地把你的行为定位到“优秀”档呢?
优秀是一种习惯,看好你哟!
爱你的杜妈
2017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