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者模式

一、建造者模式定义:
用于构造一个复杂的类实例,封装具体的构造步骤。旨在提供一个优雅
的创建对象的方式,降低代码耦合度。
二、使用场景及目的:
一般用在创建类实例的过程特别复杂,为了达到解耦的目的,将创建对象的过
程与对象的表现分开,使调用者无须关心该实例的具体构造过程。建造者模式
很好的体现了封装的思想,也符合开闭原则。例如我们需要该对象具有其它的
一些细节的组装,仅需要增加一个具体建造者类即可,无须更改其它代码。但
是,建造者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创建一个对象所需要的类增多了,如果需要
对许多简单对象的创建使用建造者模式,无疑的增加了系统复杂度。过度设计
实际上是程序设计的大敌,是最需要避免的。
三、建造者模式的实现:
建造者模式的实现有很多种,而且各有优缺点,开发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
行选择。下面我们以构造汽车的例子来实现建造者模式:


image.png

新建一个汽车类,实现建造者模式对其组装。


image.png

image.png

一个抽象的建造者类,声明了构造汽车的抽象方法。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一个具体的建造者,负责实现汽车具体的建造细节
image.png

指挥者角色,负责调用具体建造者的方法,完成汽车构造的具体流程。
image.png

至此,一个汽车就被构造好了。具体的构造细节,客户端是不知道的。现在如果我们需要改变汽车的构造细节,扩展一个新的建造者类就可以了,不需要对代码进行修改。例如汽车生产商为了利润最大化,而使用漏机油的发动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我们可以看到,后来汽车制造商改为使用漏机油的发动机,以获取利润最大化,而
在这个替换过程中并没有修改代码。需要做的是扩展了一个新的CarBuilder类,并

在客户端调用时传入相应的builder,漏机油的轿车就这样产生了!
此外还有一种使用静态内部类实现的建造者模式,在客户端链式调用Builder的具体
建造方法,逐步构造一个复杂对象。我认为这样是很不可取的,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
建造者模式的意义就是把复杂的构造过程做一个封装。在客户端链式调用builder方法不过是方便了赋值而已。不过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StringBuilder类,该类就是在客户端链式调用了append方法,最终创建了一个string对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StringBuilder在构建String对象时,无法预知需要进行多少次append,才会最终构造一个String对象。这也是StringBuilder使用链式调用的目的及精妙所在,不了解这一点,也只能说是对StringBuilder拙劣的模仿罢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习难度:★★★★☆,使用频率:★★☆☆☆】直接出处:建造者模式梳理和学习:https://github.com...
    BruceOuyang阅读 790评论 0 5
  • 模式动机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软件系统中,都存在一些复杂的对象,它们拥有多个组成部分,如汽车,它包括车轮、方向...
    lijun_m阅读 422评论 0 0
  • 目录 本文的结构如下: 引言 什么是建造者模式 模式的结构 典型代码 代码示例 Builder模式变种 建造者模式...
    w1992wishes阅读 456评论 0 3
  • 记录结构: 1.前言 没有人买车会只买一个轮胎或者方向盘,大家买的都是一辆包含轮胎、方向盘和发动机等多个部件的完整...
    markfork阅读 753评论 0 4
  • 早上起来下载资料,中午吃完饭,下午去图书馆,晚上电影,精灵旅社,铁血战士,回来继续视频学习。
    滕2323阅读 1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