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不评判
3. 我呼你应,便是倾听:怎么做才是不评判呢?当我们学会倾听孩子时,就可以避免评判孩子。倾听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同频回应。当孩子处在问题区时,最需要的是被我们回应,我呼你应,便足矣。
所谓倾听,只是把频道调到与孩子相同。不再是孩子说数学作业好难,父母却说今天晚餐很好吃。所谓倾听,只是从原来的非回应状态,改变为回应状态。不再是孩子说数学作业很难,父母却说小学就说难,上高中怎么办。
倾听首先要在心态上做到不评判,接纳孩子当下的状况;感同身受地同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内外一致真诚地呈现自己。然后才是言语上的回应,描述事实,表达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比如,“有人拧你的脸,你很痛(事实),又很生气(感受)”。
对初学倾听孩子的父母来说,改变原有的模式,学会同频回应就已经足够了。比如孩子说数学作业很难,父母说“是哦,是挺难的”。
诚如武志红所说:“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倾听,回应,不让孩子在心理上陷入绝境,是倾听最根本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