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秋霞
七月初,北方大地上金灿灿的麦田已经变成了绿油油的青纱帐,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一碧千里,令人心旷神怡。
抗战期间,这片大地被日军炮火摧残,变得满目疮痍。中国共产党发动当地群众,建立了湖西抗日根据地。在那个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岁月里,无数湖西儿女的身影活跃在抗日前线,许多年轻的战士把生命留在了战场上,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为国捐躯的烈士。
时油坊村民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抗战活动,年轻人一马当先,有的参加了八路军,有的在地方上做情报工作。据民政部门的资料显示,时油坊村有四人为国捐躯。
他们是:时庸轩,1901年出生,1941年参加革命,单县曹马中队情报员,1942年牺牲于单县柴溜;时克明,1925年出生,1942年参加革命,115师教四旅十团班长,1943年牺牲于定陶县西台集;时克义,1928年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一纵班长,1946年入党,当年牺牲于河北静海县;时克柱,1925年生人,1942年参加革命,冀鲁豫军区三分区九团战士,1946年牺牲于山东金乡县。
现年99岁高龄的时庸合老人,是时油坊村唯一在世的抗战老兵。2018年10月,我在收集整理家乡革命历史资料,走访湖西抗战老兵期间,了解到时庸合老兵的事迹,但未能去拜访。不久前,听说老人已回到家乡,决定到时油坊村去走访。
时油坊村位于时楼镇最东边,与张集镇为邻。传说,村庄是刘氏建于明洪武年间,村名为刘庄。清雍正年间,时氏分支迁入,以开油坊为业。时氏家族人丁兴旺,时家油坊方圆几十里都有名,经众村民商议后,改村名为时油坊。
从张堂村东,骑行一段坑洼不平的小路,很快就到了时油坊村。经村民指引,我首先来到时庸轩烈士的五儿子时克训家。
时克训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得知我的来意后,向我讲述了一些父母的抗战往事。
1941年,日军对湖西地区疯狂扫荡,到处挖封锁沟、筑碉堡,蚕食抗日根据地。时庸轩在曹马区中队做情报工作,敌人在张堂村东筑了一座炮楼,离时庸轩家不到500米,为了侦察敌情,时庸轩就把房屋西墙挖了一个大洞,一有情况就及时给区中队送信。有时他出去执行任务,就把观察着敌情的工作交给妻子时张氏。
1942年,在抗战最艰苦的阶段,敌我之间拉锯战、遭遇战频发,经常有八路军伤病员在时庸轩家里隐蔽养伤,由时张氏负责照顾,伤好后继续投身战场英勇杀敌。
1942年12月20日,日军纠集万余人,对湖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时庸轩在传递情报过程中,不幸牺牲在终兴镇蔡溜村附近。此时,儿子时克训刚出生几个月。时张氏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坚定了抗日决心,她让十几岁的大女儿到部队当卫生员,在家继续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只要上级安排任务,她总会想尽办法完成。
1946年,八路军北撤时,有一位战士得了“黑热病”不能随部队北撤,上级把他安置在时张氏家。在白色恐怖中,时油坊村无一人透露消息,时张氏精心照顾了几个月,这位战士痊愈后归队,参加解放战争。
如今已80岁的时克训老人感慨万千地说:“过去上级考虑我母亲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还要照顾伤员,不管多困难,都会想办法派人给俺家送来小米,还把俺姐和哥都送到汪楼去上学。多亏了党的照顾,困难时期全家人才没有太受罪。解放后,国家每年都给俺家补助,一直到现在还给。”
我向时克训老人打听抗战老兵时庸合老人的事迹,他眉毛一扬,爽快地道:“他是俺村参加革命最早的一个人,因为他有文化,接触党的思想比别人早,整天跟着部队在北边打游击,很少回家,他二哥时庸宪也参加了游击队。详细情况我说不上来,时庸宪的二儿子时克登在家呢!我带你去找他,让他给你说说吧!”
时克训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前面带路,一会就来到位于村东边的一座院子门前,刚进大门,一条小白狗就“汪汪汪”地叫着从后院窜了出来。听到动静,时克登老人从屋内走出来,一边呵斥着小狗,一边让我们进屋坐下。
“人家姑娘来向你打听打听,你父亲解放前打仗的事,你知道呗?你说说!”时克训老人说话简洁明快,直奔主题,不愧做过村干部。
“现在问打仗的事干啥?没有老人了,以前的事他在的时候也很少提,现在让我说我真说不上来!”时克登老人一听,愣了神,慢声细语地说。
话题一开头就进入冷场。
“那你总得说一点吧?人家孩子大老远过来,也不容易。”时克训老人说。
“我也不知道说啥。”老人一时无头绪,低头思索着。
我只好问道:“那您说说您父亲的简历也可以,他老人家是哪一年生人?啥时候参加革命的?”
在我的不断提示下,时克登老人断断续续地说了一些父亲时庸宪的往事。
抗战期间,时庸宪是曹芳武工队队员,在湖西各地打游击,灵活机动地与敌伪军作战。解放后,被上级安排在单县工商所工作,不久调到曹马镇负责管理烟酒专卖工作。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调任单县政府房管所所长,直至离休。
时庸宪在房管所任职期间,从不收礼,不徇私情,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对于农村的子女和亲属,他从不利用关系给予方便和照顾。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务农,一个儿子当兵,大女儿接班参加工作,小女儿通过高考在外地参加工作。
在他离休前,单位上考虑到他年老回乡生活不便,为了照顾他,提出在城里公管房里挤出几间给他居住,他当即婉拒说:“我一间也不要,老家时油坊有房子住,我在城里管了这么多年公房,从来不占公家的便宜,退休了更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时克登老人说到此处,我问道:“老人家在有能力的时候没有帮到家里一点忙,家里人都咋说?”
“他就这脾气,一辈子为人正直,为公不为私,做子女也能理解他,谁也不抱怨。”时克登说。
说到四叔时庸合时,他叹了一口气:“兄弟五人,现在就剩他自己了。年岁大了,总是恋故土,今年三月份从外地回来,不小心摔了一跤,就站不起来了,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清醒一阵,糊涂一阵,清醒时就唱‘抗日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从小上私学,学习好,记性好,参加革命也早,梁步庭是他的老上级。他要是能说就好了,有的是故事给你讲。”
通过时克登老人点点滴滴的叙述,我基本上可以勾勒出时氏兄弟的抗战轨迹。
江苏丰县首羡乡大张庄村的许厚元,与时庸合是表亲关系。丰县是湖西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王文彬的家乡,1938年6月,王文彬与李贞乾拉起了“湖西抗日第二义勇队总队”,抗日烽火很快遍布湖西大地,各地纷纷组建抗日游击队。许厚元在首羡担任抗日游击队队长,他一人带动了多名亲戚朋友参加抗战。解放后,许厚元响应党中央的南下号召,参加南下干部纵队,贵州解放后任贵州省铜仁县县长。
抗战之初,许厚元带头拉游击,对青年时庸合的影响是直接的。
1939年春,时庸合在村内率先参加了抗日组织,任青救会主任。1942年,他参加了曹芳抗日武工队,任游击组长,带动大哥时庸成、二哥时庸宪参加抗日活动,家里的农活全部由三哥时庸保和小弟时庸柱承担。
时任曹芳工委宣传部长的梁步庭与工委书记李克到时油坊村发动群众抗日,把时庸合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时常关照引导他,使时庸合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李克书记的介绍下,于1941年1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八十年代初,梁步庭与时庸合在济南重逢后,梁步庭对当年在时油坊村做群众工作时在时庸合家吃饭的事记忆犹新,他说:“你家大娘和二嫂做的饭很好吃!”
七月的天,说变就变,上午还是大晴天,下午就阴云密布,突然响起了雷声,不一会儿就下起了雨。我不敢再停留,告别了时克训、时克登两位老人,急忙骑车往县城赶。
豆大的雨点砸在单张公路上,溅起朵朵水花,雨声四起,此刻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他年岁大了,总是恋故土,今年三月份从外地回来,不小心摔了一跤,就站不起来了,现在还在医院躺着,清醒一阵,糊涂一阵,清醒时就唱‘抗日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声音盖住了哗哗的雨声,令我心头发热,双眼潮湿。
雨水洗涤世界,让一切变得干净。抗战精神洗涤人的心灵,让迷茫的人有了前进的方向,给脆弱的心灵以坚强。
抗战老兵,铮铮铁骨,精神一般的存在,感动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