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落入深蓝
今冬,是在一场白色晨雾中醒来的,带一点潮,一点显而易见的寒气入骨。滴滴答答,一如往常的冬的寂静,伴随着身后的一夜好梦。
清晨打路边的早餐店走过,人间的烟火气息,热腾腾的,扑了满怀。
夏天太热情,春秋太纷繁,不如就放慢节奏,享受眼前这宁静的一季。在低温的天气里,寻一点点温热,去覆盖心中的些许忐忑。
01
说起冬天里的温暖和治愈,有时候就是一顿火锅的事。
不是要取号排队很久的海底捞,也不是满足味觉刺激的重庆火锅。而是,流连于一间充满人情味的人间小店。
我不知道名字,甚至连位置也模糊了。只是在朋友的带领下,偷来一个夜晚,来到一个曲折的巷子,走进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妈妈辈的店面,隔壁邻居的味道。美食公众号总会推很多好看不好吃的食物,这里大概就是虽然不算好看,但是很好吃。
朋友说他这家店的常客,和老板娘很熟,却很怕她,怕被她骂。一路上不断的跟我们重复,你们要好好表现啊,要会点菜,点的菜要吃完,不然我又该挨老板娘的骂了。
据他所说,他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光顾,至今,人还是那人,汤还是那汤。带过去不少朋友去吃,一致的好评。
02
终于是到了,古旧房子,深巷不闻。几张木质的方桌就把店里塞得看起来有点拥挤,窄窄的小路对面,是厨房准备间。食客们点完菜,就在对面制作,然后大盆小碗热气腾腾的端过来,门脸浅浅,汤香饭香大大咧咧的跟着扑过来。
于是怀着略微不安的心情开始点菜,即便都饿的不行,还是在理性控制下点了适中的份量。
等待的过程中,喝推荐的玉米汁,是用那种大玻璃瓶装的黄澄澄的一瓶,稠浓有质地,重要的是真的有玉米的原香。
两瓶玉米汁见底,终于,老板娘端着一锅汤过来了,猪脚汤底,听说都是当天买的新鲜猪脚,切小块认真的熬,几十年的经验和配方秘而不宣。
在冒起来的白色热气下面看见有一些煮熟的番茄,闻起来似乎有香草的味道。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耐不住了,锅里还在冒泡,第一时间先盛了一碗汤。
热气腾腾,也不知是太饿了,还是实在好吃,只觉得味蕾被唤醒般的,在舌尖上跳跃着,满口滋味。这样冷冷的冬日夜晚,一碗下肚,胃早已被虏获。
每个人都配一个精心调制的小蘸水,大概也是为云南菜最大的特点之一,能把不同口味的菜吃出灵魂来。汤里带皮带骨的猪脚,接着酥肉,藕片,青菜,土豆,笋,肚,都是家常小菜,依次下锅,夹起来放到蘸水里,依口味或浓或淡的蘸一蘸,滋滋拉拉,掠去浮油,滋味尽出。
世间最满足的感觉莫过于将大块的胶原蛋白就着蘸汁一道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唇齿间渗透出丝丝甘甜和油脂醇香,那种对于卡路里和胆固醇肆无忌惮的占有,简直满足了人类植根于基因里对食物一切美好的想象。
这种满足,确定是可以维持到第二天的。
汤一碗一碗的被消灭,里面的菜菜肉肉,吃到最后,还好只剩了一点点,朋友不用担心会被老板娘骂了,心满意足。
03
隔壁的两桌大概也是常客了,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等待上菜的过程中不焦不急也不催,愉快的聊着天,似乎本来就是这样的节奏。
我想,来这里的人,大都是可以聊天的老友了吧,没有形式的社交,没有商务的规矩。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白天忙碌之余,回归到最平淡的时刻,放肆的呼吸。
去结账吧,店里贴着“只收现金”的告示,阿姨骄傲的笑笑,解释:老客忙不过来,没空搞什么微信付款。几个人七凑八凑,还好是凑够了饭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积攒人情的零碎纸币聚集在一起,把每一位光顾过的顾客送向远方,又让他们挂念着下次再来给一回现金。
如今的人们已不必在温饱上苦苦计较,但对幸福的期盼始终如一,正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当时只道是寻常。
众生皆苦,我是草莓味。
同名公众号【长岛冰河】,默默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