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长生篇第二章(原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五章

德无不克    莫知其极

(原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解】

1、治人事天:治理百姓,敬事天地。这里引申为做人处事。

2、啬:通“穑”,意指收割庄稼,引指为接纳美好的东西。

3、早服:提前做好准备。

4、重积德:多积累德。

5、无不克: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克:攻克。

6、莫知其极: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引义为德无限、功无尽。这里引申为不知道“大”的边界,功德无量。

7、有国之母:治国的根基、看不见的厚德。母:根本、原则。此句意为以德立国。

8、柢:树根、根底。

9、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释义】

待人接物,首要的就是接纳。一个人懂得接纳,就为“做”提前作好了准备。接纳的越多则累积的德越厚。当德即能量到达一定的程度,则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德无限,功无尽,当到达一定的程度,可以立国。以德立国则自然稳固,可以长久。这样的国,根基深,可以长久存在下去。

【释意】

何为真正的德?儒家对的德定义是德行,指做出来的行为。道家对德的定义是德性,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所在,无需做。每个人德性具足,每个人的天赋、长处就是德,都是天给的。那么如何积德呢?首先表现为接纳,心里对万事万物真正的接纳。其次,看到万事万物的本性,为其提供机会,让其绽放与成长。做到这两点,就做到了与天一样的“好生之德”,就是在做与天合一的事情,就是真正的积德。感恩万物,就是在链接万物的德;接纳万物,就是在接纳万物的德;利益万物、让其绽放与成长,就是在积累自己的德。接纳与宽容代表着智慧、慈悲与爱的增长。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德不是为做而做,而是要出发于本性、本心,要符合集体意识,是内在的发生;“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为外在标准和评价而做的,称之功,而非真正的德。内在德的世界决定着外在是否行得通。

所有的吸引都是被对方眼中自己的光所吸引—你的眼里有我,我愿意与你亲近;你目中无人,众人则无法亲近。当德积得越来越厚,即为厚德,厚德可以载物,德显化出来的就是财富和地位。一个有德之人,可以长生;家庭有德,家庭和睦;企业有德,企业长青。当德厚如国,则可以载国;而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国之母,即为看不见的厚德,来自人民则深根固柢,可以长久。修德可以从当下做起,从了解自己开始,推己及人,更加了解他人、接纳他人、利益他人。当一个人做到如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时,自然就拥有了德的品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
    臻保财富阅读 992评论 0 0
  • 信阳市平桥区第二小学 杨 磊 作业:德有阴德,阳德。为什么“阴德”对人生的作用更加巨大? 常常听到...
    杨仁珮001阅读 1,563评论 0 1
  • 怎么吃能更健康呢?二 你知不知道人体都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人体由大约63%的水,22%蛋白质,13%的脂肪和2%...
    颖子Mandy阅读 201评论 0 2
  • 作者的大儿子京柱总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大学期间,不只对医术本身,还对医学伦理表现出高度的兴趣,即使学习十分忙碌,也会...
    毛攀阅读 166评论 0 0
  • 要事第一是指专注于重要但还不紧急的事情,在它慢慢变得紧急之前完成它。 根据轻重缓急构成的时间管理矩阵,分为四个象限...
    Fineyoga智慧阅读 24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