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你打开手机微信。看着那个朋友圈按钮和人们滚动的生活状态时,你总是忍不住想说点什么,有时一两句感言,有时长篇大论。
发短的,你会注重内容上的精辟和情感策略的精准,一个图一句话就把人打动。
发长的,你会检查逻辑清晰,语句通顺,是否有引导是否有错别字。想让别人花时间在你的朋友圈上,不被你长文给吓跑。
人们对待自己说的话这件事,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个都成为编辑,成为了表达,营销大师。
那些平时看起来长得歪瓜裂枣的,这一上自拍,个个都变成维密超模。
都说朋友圈是21世纪最伟大发明,因为它直接增加了人们对写作,表达的兴趣,还间接发掘了不少绘画,摄影,故事写作人才。
用自拍带动国家经济,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
2.
但久而久之,你会在人们近乎于“专业媒体团队”的表达方式里发现一个现象/问题。
那就是人们对表达的挑剔,多少会让人们变得不那么真实,不那么真诚和亲近了。
渐渐的,我们更为熟悉的日常状况其实是这样:
当你写好朋友圈准备发出去之前,你会纠结和犹豫。
你会怕自己说的东西在那些圈里的大佬,资深高管眼前显得太班门弄斧,过于主观漏洞百出,
最可怕的是,你攥了一脑子劲儿地写出来之后,一读自己写得东西,惊人地发现这根本就不通顺,吓得寒毛都立起来,好尴尬。
人们会为了发而发,为了别人的反馈而写。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因为一时上脑的表达欲望而打开朋友圈,却又会被面子上的理性给绑住手脚,怕说错话。
于是乎,他们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周而复始。
最终,自己朋友圈的真实发送量/思考量比值会越来越低。说的越来越少,想的越来越多。
人多少是有点爱面子的,哪怕在一个熟人率不超过5%的社交网络里,也要斟字酌句地表达着。
但人们的内心呢,却大多狂热。什么政治经济行业趋势,情感消费教育,想说的能说的其实都特别多。
稍微冲动一点的人就直接打字上图,而那些体面的人也根本没闲着,转发,分享,借别人的嘴说自己话的人比比皆是。
放眼望去,不管是原创的还是转发的,其实都暗自TM攥着一股劲儿,觉得自己说的东西特对,都有一股唯我独尊的架势,觉得自己的三观,才是标准三观。
毕竟装逼,是除了衣食住行之外的最大需求。
3.
但说来说去,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容易反过来,成为那些本应该是生活玩具的玩具。
我们为了发朋友圈,平日里丑的镜子都不敢照的人,还特别弄个什么滤镜来拍;我们为了晒跑步里程,下楼买个纸巾都要逼自己绕远路。
我们在消耗朋友圈,也在被朋友圈消耗。朋友圈跟那些钱、权、成功一样,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而且它还不能套现,挣不了钱,给不了你饭吃,它解决不了什么生存问题。
这一点,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也并不接受,因为觉得没必要过于严肃地对待它。
所以,我们还得时不时取下有色眼镜,看看朋友圈为何会获得青睐的真相。
在一个主流游戏里挑那些非主流的刺,指不定哪天我们成了傻逼呢。
所以我们还得承认朋友圈有它的优点。
那就是它促进了我们生活的思考,增加了真朋友的粘性。
那些说出去的,没说出去的思绪多多少少会留在你的习惯中,逐渐形成你的特色,影响你的气质。
那些删改过又发出去的,那些真情流露的时刻不会被错过,会被你欣赏你,了解你,同情你的人捕捉。
朋友圈填补了那些忙碌时刻下的空白期,它让人们看到身边人那些不太熟悉的面容。
这不是一个让人很容易接受的,因为我们过去几乎没有过这么真实的交友经验,哪怕它经过修饰。
但如果拿了解一个人作为一个学问,称为“人类了解学”的话,那么私以为,朋友圈的出现几乎是“人类了解学”上的巨大进步了,我们可以以最低的成本了解一个人,阅读一个人了。
换个角度来看,朋友圈更像是一种做人滤器。
滤掉自己不想看的,不想说的,然后留下真实的,感兴趣的。
生活里有很多不得已的,这没有问题,但TM我到了网上了怎么着也要为自己那几秒钟的曝光,挣得自己的权利不是?
以上,或许就是朋友圈的那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