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君臣同乐,夜宴在欢快的氛围下开始。
玉婷郡主始终未露面。
即使是待字闺中的民间少女,也不轻易抛头露面。何况堂堂郡主,大庭广众之下,理解。
酒过三巡,万众瞩目的时刻,比试终于来了。
瑞王爷先代表郡主发言:“今为皇道吉日,宜订亲嫁娶。应婷郡主所求,皇上丶母后恩准,今夜比试招亲。来的都是文武双全才子。今日各位贤才,平日里多有比赛,盛名远播。所以,今日夜宴,斯文要紧,武比就免了。”
这次公开比试招亲,乃瑞王爷嫡女,皇上亲侄女,太后亲孙女,非同寻常人家。来应试的,早已层层筛选,稍微不入流的,难登王府大雅之堂。
王爷此言一出,满堂欢呼。大部分人都叫好。
因为大家都知道,若是比武,宝少爷当为首。
那可是真功夫,上过战场,过命的真本事。
红儿绿儿当即叫屈,我们宝少爷有明显优势突显不了,岂不是吃亏了?
虽然觉得委屈了,也不敢大声。
其实,满场也只有这两个小丫头片子叫屈。
大将军对忠宝信心百倍,况且,他文武双全,张驰有道,胸有城府,这点小事,处之泰然。
忠宝这个假宝少爷呢,心里当然是叫好了。本担心要比武,一下就暴露了。
这下好了。
刚刚喜形于色,看到红儿绿儿委屈的样子,马上就意识到不妥。
于是乎,装出一付遗憾的样子。
戏要演全套。
然后,他一付大义凛然的样子,说道:“一介武夫,不足挂齿。文韬武略,方为人杰。郡主好眼光!”
两个丫头看主子如此,也转忧为喜。 跟着鼓掌。
也是,文比就文比,我家少爷怕了谁?
她们要是知道,这个宝少爷对古文,不是一窍不通,但也仅限于背诵,怕是要呕心沥血吧?
接着,瑞王爷等安坐。
由王府伺候郡主的贴身丫头秋月出题:“禀太后皇上及各位王爷丶将军丶公子,我家郡主说,今逢盛世好年,愿佳偶天成,盼普天同庆。
第一轮,郡主素喜宋王安石之《咏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请各位公子以梅为题,诗词歌赋均可。取意境前六者入下一轮。”
若不是忠宝变了主意,他才不管这个什么郡主呢。那样子的话,自己胡乱诌一首应付便罢了。反正赢不赢也无所谓。
现在不同了,他太想知道这玉婷郡主是不是玉婷。当然就想赢了。
这古代,若是嫁作他人妇,只怕永世难再见。
就象陆游的表妹兼原配妻子被迫改嫁之后,两个人只有劳燕分飞,伤心欲绝,悲愤孤寂终老。
肿么办?旷世之才,忠宝没有。
可惜,可惜,怎么不是梦姑虚竹似的比试?看来是自己猜错了,痴心妄想而已。
与王安石诗境可以相比美的,他倒有一首,背得滚瓜烂熟。保证这在场所有的人都从未听过。
那就是伟人的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临时应急,借用一下,请伟人原谅一二。
况且,用在这里,还挺应景的。这般国色天香,又是金枝玉叶,岂是凡花俗粉可比?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还有个问题,这忠宝钢笔字练过,还勉强。毛笔字嘛,稀烂。
这怎么混过去?
忠宝看着红儿满头秀发出神。
嘿,有了。那就硬笔书法吧。
借了,应该是拔了红儿头上的银簪,这玩意儿好。
得心应手,还省纸,又省事,更新颖。
果然,此词一出,举座皆惊。其他的,不提也罢。
就连竞争对手们也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丶自愧弗如。
太后丶皇上已是远远的对着宝少爷频频点头,面露喜色。
瑞王爷和大将军自然是眉开眼笑,高兴得很啦。
瑞王爷还夸赞:“这孩子,果然是胸藏笔墨,下笔如有神啊。
王安石前辈把梅花的洁白香雅写绝了,你这词把梅花的傲娇和俏笑报春描活了。
而且这字写得还是硬笔,借此体现出习武之人的刚劲有力,一举两得,妙哉妙哉。”
忠宝听了,羞涩的低下头,脸红红的。他是真的害羞。借用伟人诗词,怎不脸红?

只会写硬笔书法,反而成了暗中显摆习武之人的刚劲有力?
呃…
旁人看来,却认为他真是谦虚谨慎丶温文尔雅,受到长辈表扬下的好姿态。
才高八斗而不孤傲,多难得,多可贵。
惹得诸位尚书大人等,都恨不得马上就让自家公子学一学。
至于郡主那边什么反应,无人知晓,毕竟她躲在幕后。
很快就评出了前六。
宝少爷自然在列。
却是由六部尚书丶内阁首辅丶王爷等九人组成的评选组评出。
当然,婷郡主丶皇上丶太后必须首肯。
由于婷郡主深得宠爱,她自己拥有一票否决权和一票决定权。
这貌似比选状元还难耶。
根据原来的安排,第二轮六进三,最后一轮三选一。
目前的六人,当然有京城四少,这可不是浪得虚名。
呃,绝非浪得虚名,除了忠宝之外。
还有两位呢,则是京师府尹江涛之子江上川丶浙江布政司李索之子李忠义,也都是名门世家,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之后。
这皇帝家的人,总不能嫁个白丁吧?
自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得俗点,那就是王八瞪绿豆,得对上眼。
这么订的规则清楚,比试也非常公平,并无半点偏向。大家也心悦诚服。
下面进入第二阶段比拼。
秋月再次出场。这丫头今夜过后,怕是也要名扬四海。她落落大方丶口齿伶俐,虽然出身不高,却气质不凡,打扮高贵,长相更加出色。若不说是丫头,便说是郡主,众人也相信了。
丫头尚如此,主子可想而知。
只听秋月媚媚道来:“我家郡主说,人生苦短,光阴似箭。聚散离合,愁断人肠。郡主独崇李清照之高洁与才情,又怜惜之孤独寂寞,离情悲戚。故深感人生应有苦有乐,方成圆满。请诸位公子,以此奏词编曲演音皆可,以娱今宵良辰美景。”
啊?这可是出人意料之外。
仔细一想,也是意料之中。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姑娘闺中心事,自古多愁善感。
郡主要一个多才多艺的郎君,太对了。
这可是命题作乐啊。
古人读书,四书五经已经难上加难。想想,四书便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又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随便哪个,都够你喝上一壶。
还有几个能有什么诗情画意,更不论什么吹拉弹唱了。
不过,偏偏这六位是什么人啊?出身又是什么呀?
对这些个公子哥儿,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难的是忠宝。除了会唱几首歌,要说乐器,没有会的。
这可怎么整?
眼看着,其他的公子一个个自告奋勇。
弹一曲古筝,引无尽相思。
奏一曲琵琶,解几处闲愁。
拉一下二胡,诉离情别绪……
哎,可把忠宝急坏了,这可肿么办?
玉婷郡主这是要淘汰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