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
很高兴和你一起读《论语》。《论语》作为国学经典,在传统文化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在很多大师的书单里是必读的经典书籍。
当你读完《论语》时,会发现:书的内容琐碎,里面零星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一起说家常、讲学问、有些时候还在聊些八卦,就是没有什么系统的儒家思想。有些说法,甚至是前后矛盾的。
这时,你不禁会想:好好的经典书籍,为什么看了没什么收获呢?
根源上说,读不懂《论语》,不怨我们读者,而是怨书!因为《论语》并不是了解儒家思想的入门书籍。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说起。
从书名上看,“论”字读二声,通“伦 理”的“伦”字,这个字在古汉语里有“条理”、“整理”的意思。“论”语即是整理记录孔子的言行,是学生们的学习笔记。
如此会有一个问题。你记录的笔记和我记录的笔记就会有所不同,哪个版本是最准的版本呢?因此,《论语》在汉朝有《齐论语》和《鲁论语》两个版本。
直到汉代的张禹结合两个版本,给太子编了一份教材《论语章句》,等到太子继位,张禹官运亨通,书随人贵,这版《论语章句》成为了大众的教材。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就是由这本私教材料演化而成。
所以说,《论语》由于记录人和整理人的不同,内容放在一起有时候真假难辨,条理能做成这样已属不易。
《论语》是经典没错,但不是学习儒家思想的正统路径。
《论语》中的内容仅仅是孔子零散的人生经验。切莫忽视语境去理解话语的含义。因为,这也许不是孔子的本意,可能只是他的弟子笔记没有记全。
因此,要读懂论语,应该预设它的语境,了解其思想。从《论语》的成书背景切入,是读懂《论语》的有效方法。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这个时间段是春秋末期,孔子口中“礼崩乐坏”的时代。
今天看来,春秋时期是个很神奇的时代。
春秋初期,国家之间很讲道理。比如两国打仗之前,两国统帅会在战场上讲道理,有时候理亏的一方会收兵回家。
春秋后期,国家之间实力为王。两国大战都是拼得你死我活,各种阴谋诡计一起招呼。
为什么会如此呢?个人以为:原因在于春秋是一个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的时期。
春秋初期秉承的是周代的社会结构,即宗法封建制。家族领袖就是政治领袖,诸侯关系其实是家族关系。基于这个逻辑,我们来推理一下讲道理撤兵的事。
一个村子,村长姓牛,村干部姓牛,村民也姓牛,大家都沾亲带故。有点矛盾打起架来,大家先讲理。讲理讲不通,再找村子和村干部调解。调解不成,才会打上一架,打架也会浅尝辄止。管好了家事,就管好了国事。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根基。
熟人社会,维系社会稳定讲的是情谊,靠的是规矩。
情谊是一个“仁”字,规矩是一个“礼”字。
春秋末年,人们之间血缘关系疏远,社会关系转向陌生人为主。陌生人社会产生利益冲突,处理起来会简单粗暴的多。
孔子的愿望“克己复礼”,实际上是希望利用熟人社会的规则来解决陌生人社会的问题。“仁”和“礼”是《论语》和孔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的方法成功了吗?显然没有。现在我们就身处在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的社会运转依靠的是契约和法制,事实证明,最后统一列国的国家是秦国,秦国的治国基础是法家。
孔子的主张错了吗?显然也不是。儒家的作用有点像现在的道德教育。即法律不好解决的问题,用道德来约束。战争年代拼的是实力,和平年代靠的是德育。
后世学者通过为《论语》添加“注”的形式(比如朱熹《论语集注》),完善了儒家理论体系。但“注”中添加了作者的主观想法,迎合了时代的价值观,并不是孔子的本意。
好了,这期我们就讲到这里,复习一下。今天我们讲的核心内容有三点:其一:《论语》好读不好懂,不是了解儒家思想的入门路径。其二:了解《论语》的成书背景是读懂《论语》的关键。其三:《论语》成书于熟人社会转向生人社会的时期,孔子期望通过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读《论语》,辨析一个问题:“仁和礼,哪个概念更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