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老师写的《曾国藩传》,我自己阅读过,这次鱼大大通过关键词的方法进行了讲解,让我又得到不同的收获和启发。
1.方法
鱼大大讲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方法”。我的理解是要选对方法,好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首先,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非常关键。曾国藩第六次落考,被点出了文章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得到了考评官的有效反馈,我认为这一点很关键。如果没有反馈,他就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也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方法出了问题。
其次,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就要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问题。也就是思考问题的本质。曾国藩通过别人的反馈,知道了自己的文章存在的问题,随后将自己的文章与中举之文进行对比,寻找差距,找到了根本问题,就是自己的读书方法不对,文章的整体思路不对。讲解中,鱼大大举了一个例子,读书读不进去怎么办?要透过读不进去这个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寻找原因。比如,是专注力缺乏,身体困乏,或是读的书不容易懂,还是自己的精力不够?我自己的方法是连问五个为什么,找到根本问题,再对症下药。
最后,不要一唯等待,而要积极主动。比如写作,你总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可以提笔的机会。
鱼大大在此讲到了写作的方法,就是模仿。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临摹”,在自己不知道如何下笔、怎样布局的时候可以学习大家或者喜欢的文章,进行仿写。
关于写作,鱼大大还提到一个关键点,就是写之前要先了解和熟悉这个话题,熟悉之后再写,写自己知道的,写出来要有底气。这让我想到了叶圣陶先生说的“立诚”,就是所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是凭空想象、瞎编乱造。
2.基础
鱼大大讲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基础”。我的理解是打好基础是必备的基本功。第一,不要急于求成,想着走捷径。要重视底层的心态、技能,注重培养自己在某一个领域内进行深耕。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懂了,其实没懂。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以前的学习中,老师讲解了阅读中的一个方法“查询名词术语”,我了解了但是没有用起来。在后面的学习中,老师又继续提起这个方法,我认为我自己不需要。再往后,有同学开始使用这个方法,老师还表扬了他,我也没有在意。只是有一次在阅读这位同学的作业时发现,他查询出来的词语解释跟我自己理解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才让我想到自己也是需要这个方法的。在后面的阅读中,我才开始用这个方法,用起来后发现,自己以前对很多词语的理解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方向有所偏离。这个查询词语的动作很基础,但是很有用,对获得正确的理解很重要。
第二,要保持“以慢为快”的心态。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违背规律的事情不会长久。比如写作,不是说今天知道了正确的方法,明天就能写出好文章,它一定是一个坚持练习、不断改进,最后达到质的飞跃这样一个过程。欲速则不达,慢就是快。
3.距离
鱼大大讲的第三个关键词是“距离”。我的理解是要对标牛人,找到自己的差距。
高鸿鹏老师说一个人先要正确理解自己,一方面要和自己的过去对比,看到自己的成长,这是纵向比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放在大环境比较,看看自己处在什么位置,看到存在的差距,这样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正确理解自己。每个人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对标人物,看看他是怎么做的,怎么思考的,怎么解决问题的,对照自己,找出差距,不断地修正自己,从而越来越靠近牛人。
鱼大大提到一个方法——读书的过程中记住金句。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找到自己喜欢的金句,先做到念念不忘,牢记在心。因为只有牢记才能在用的时候想到,这是内化成为本能的第一步。念念不忘,反复刺激,形成直觉反应,这才是真正的把知识用起来,这时候的知识才算是自己的。
认识到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曾国藩进京后,与周围的人打交道才发现自己的无知,感觉自己读的书实在太少,于是开始改变自己,立下高远志向。近朱者赤,离牛人越近越好。鱼大大在讲解中提到自己见识到企业家的厉害,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我的直属上级,她的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都照顾得特别周到。她虽然不懂那些高大上的词语和理论,但她在实际中就是那么做的,让人心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