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43岁,62天晋级小红书万粉博主的我,在死磕公众号了

你好,我是82年43岁的千然,

现在是我做自媒体的第二年,稳定月入五位数

就在我刚刚写完标题后,我收到了日更公众号14天以来的第三笔变现:2588,内心激动不已。

激动的是这是做公众号以来第三笔收入,第二是因为我为这位学员成功争取到了一次听课的插班机会。

因为我们的课程3个月一个周期,这一期赶不上就意味着要等到10月末才能上下一期,于我而言为学员节省了时间也是乐事一件

说回到今天的主题,我回想起以前自己做小红书的时候,用62天就把一个零粉的账号做到了10003粉,成为万粉博主,贪心的我,现在开始马力全开死磕公众号了。

我始终相信:一个成功会引发二次成功,以此类推接连不断的成功就会接踵而来。

1 低头深耕先干它100天

我的公众号在去年写过内容,后来就停滞了。今年我看好了公众号的红利再次启动日更,到今天是第15天

和以往的重新开始差不多,我再次把自己摆在了小白的角色上,重新站在了公众号的起跑线上。

我知道做任何一门学科起步都是最难的,因为要经历无人问津默默耕耘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没有具体的时长,极大的考验人的耐性。

就像很早前我做的第二个小红书,我日更了8天就开始沉不住气了,每天用至少3个小时写文案和做图片,最后发出去小眼睛只有90几个。

那会儿的心态明显是不稳的,也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内容好坏,也忽略了坚持的意义,就一味的觉得我都付出这么多了,为什么还是数据起不来呢?

经过那段时间的历练,我第三个小红书稳扎稳打的发了60篇原创笔记,用了62天就拥有了10003个粉丝。

所以这次从零开始做公众号我的心态是非常平稳的,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赛道里不断输出,好结果就是必然出现的。

啥都不想,先干它100天!

2 数据只代表过去,无意义的

这次做公众号我的数据上下起伏还是比较大的,比如第一篇目前有100多浏览量,第二篇第三篇就只有两位数,从第四篇到第八篇就一路高升起来,第八篇成功入池后突破到近3000浏览量。

抛开文章的选题和内容不说,就数据而言整体形式还是上扬的。

其实计算数据很没有意义,因为好与不好我们都要继续写下去,我倒是对曾经让我焦虑不已的数据起了兴趣,那就是去看数据背后,有哪些值得我复盘的地方,让我利用。

我的复盘是:今天是日更的第15天,我涨粉了124人,引流20人,成交了3624元,对于这个数据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

所以我从不盯着某一篇文章的眼睛数和点赞、在看去纠结,因为在这些背后的转粉、成交才是我的最终目的

3 爆款一定会再爆,踩它就对了

再来说内容。其实我从第一天开始是找不准写作的方向的,公众号的文章属于娓娓道来的形式,大家更喜欢茶余饭后唠唠家常一般的文字交互。

看我的朋友圈的伙伴应该都可以感觉到,我的文案风格日常更偏向于商业理性化,偶尔情感浓烈善表达型的,而公众号的写作风格恰好夹在这两者之间。

我着实调整了好几天才找到感觉。

对于借鉴爆款我也是摸索了好几天,和小红书一样,公众号的爆款也都是会继续爆的。

前提是这个爆款选题是近期的,而且要看这个爆款的号主不是连续篇篇都是爆款内容,那么他当下的这一篇就很有参考性。

我对爆款的参考主要在于选题,选题不错的情况下,我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再次撰写一个有自己IP风格的标题。

然后就这个标题分出小标题,把文章的框架组织好,就开始写了。

4 是新手也要有老手的心思

虽然是刚开始做公众号,但是标准的配套“装备”一定要尽早做好。

在这件事上我吃过很大的亏。之前做小红书没有经验,所有页面都没有展示过我的信息,导致前期很多人找我都找不到。

我甚至不看私信,浪费掉了很多的流量,到了后期我又因为回复私信过多被关进了小黑屋。

其实公众号也差不多需要注意这些,所以我早早的就把头像、昵称和签名准备成熟后做好了,在文章结尾处留下别人联系我的二维码

毕竟在公域平台的每一个字都是吸引大家来链接我们的,到最后如果找不到我们,又或者不能很轻松的找到我们,用户看文章看到最后也觉得空落落的,咱们自己也会觉得数据好差而灰心。

像老手一样去做好公众号的细节,像新手一样的埋头创作,把心态放平,爆是迟早的事。

写在最后:

我的闺蜜说:“千然我最怕你说某一时期你要死磕什么,基本你就要消失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王者归来。”

我的闺蜜真的懂我,当我想用心all in一件事的时候,就是我最沉寂的时间,因为我相信我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的,我的死磕也都是有意义的。

感谢你读到了这里,

下一个路口,我们顶峰见!

——The  End——

作者介绍:

我是千然,

43岁自媒体人,

是7岁女生的妈妈也是我自己。

靠文案、摄影和朋友圈美学逆袭成功,

♥欢迎围观我的朋友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