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雪
(大四下的时候写的一篇随笔,时间是2018年1月12日,机缘巧合翻出来的。)
楼下的便利店超市,玻璃门上的水汽已经凝聚饱和,大颗大颗的水珠滑落,从外面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里面,晚起学生,都选择在这里购买早餐。学校食堂九点一到就开始张罗午餐了,剩下的粥、炒饭、炒面都已经凉了,要是在夏季还好,现在的气温,冷透的食物就算打着半价出售的标识,也不会有受欢迎的市场。我套着一件宽松的外套,揣着一个暖手袋,深深低着头,害怕遇到熟人。来不及打理的蓬乱头发,惺忪的睡眼就用外套上宽大到遮住半张脸的帽子罩住,嘴角还留着没擦干净的白色牙膏,我舔了舔,咸咸的。
“阿姨,我要两个鲜肉包”。我拉开便利店的门,走近收银台。
“包子冷了,你等等,我给你热一下啊。”
“啊?好的,谢谢阿姨!”为了打发时间,我瞥了瞥旁边的货架。
“小姑娘,刚起床吧?上午没课吧?今天,真冷啊......我早上出门的时候,你是没看到啊,草地上厚厚的一层白的,像下了雪一样......”
听说10年广州下雪这里都没有下雪,况且现在哪里有雪啊,我腹诽着,但也不好拂了阿姨的热情,就接话道,“那,阿姨,可能是因为您起太早了吧?”
“也不早了,快七点了。”老板娘想了想,微笑着回答我。
“叮!”微波炉提示声响起,我和阿姨的谈话也结束了。
扫码,确认支付。
“谢谢阿姨,阿姨再见!”我伸手接过包子,把塑料袋往手腕一套,推开门,又快速把手缩回到怀中的暖手袋。
叮咚声提示我手机的新信息,我有点不情愿地抽出手,拿出手机,盯着发亮的屏幕,“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旋即按灭屏幕,放入口袋,展开手中的食品袋,咬了冒着热气的包子,大口嚼着,心满意足地转入宿舍。
我的寝室阳台朝北,所以冬季每次晒被子,都要腆着脸去对面借用阳台,小小阳台空间横杆本来就有限,一来二去,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我就会抱着被子爬到楼顶天台,在天台的栏杆上晒被子,冬天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一般都要跑两三趟。宿舍空调租的租期,在今年到期了,我看室友也没有续租的意思,于是作罢,看着工作人员过来把空调拆走。
我抬头突然觉得头顶的空空的墙壁,空调连接外面的管道口已经被堵上了,可我还是觉得寒风会从那里灌进来。
连续好几天阴雨了,气温虽没有低得惊人,我还是宁愿相信,前几天下的是冻雨。室友们也一个个地相继回家,留下我一个人。
今日终于放晴,我权衡再三,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桶装方便面,跑下楼买早餐。楼下的便利店,是半年前新搬来开张的,热情的老板娘操着北方口音。
家里很早就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支支吾吾确定不了时间,再忙一段时间,借口南方暖和,借口赶毕业设计。再后来,爸妈下了最后通牒,我便告诉了他们今年寒假宿舍的封楼时间,并保证会在寒假封楼前回家。
寒冷好像可以击溃每一个人的意气风发,所有的张扬,在刺骨的寒冷中变得不堪一击。虽然只是出去了一会,我还是觉得脸颊,有冰刺的痛。
回想高考结束,我和家人说,我想去南方,海南的南。
尽管我的家乡也算不上北方城市,如果按照秦岭-淮河的南北分界说法的话。后来,我还是作了不出省的妥协,所以,我从生活了十八年的最北边,直线贯穿,到了省最南边的学习。第一次来学校报道,是爸爸妈妈陪着的。整理完寝室内务,爸爸站起身,说,报到第一天,车站人太多了,怕赶不上车,我和你妈先走了,你在这里照顾好自己,有事就给家里打电话。然后就拽着我妈出了门。
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是带着妈妈去了我的学院,我所读的系,操场、食堂,还去了图书馆的千人报 告厅,挤在人群中站着听了校领导的迎新生讲话。而我知道这一切时候,是放假在家的一个晚上,爸爸掏出手机叫我帮他找寻手机运行越来越慢的原因。翻着翻着,我在手机的相册里面发现了学校食堂、学院、教室、图书馆自习区、操场的照片,拍摄时间,显示为两年前的九月。妈妈看我停住了,凑过来看了一眼说,你爸呀,那天硬拉着我走了这么多地方,还一张张地拍照,那天中午那么热,也就我和你爸沿着操场走了一圈,你爸非要多拍几张照片......
我可以想象到,后来,家里的电话问起我在哪里,在做什么的时候,爸爸总会翻出手机的相片,在脑海中,想象着把他女儿的身影浓缩到相片中的一景,拼凑出女儿在那里的样子,骄傲地一扬嘴,哈,那里我也去过。
我再掏出手机,点开今年冬季寒潮的消息:冷空气依旧强势,黄淮等地出现明显降温,内蒙古中部、河北、上海、浙江东北部等11省的部分地区都迎来了立冬以来最为寒冷的一个白天,部分地区已经迎来了降雪……
消息框又弹出了微信消息,是家人群。
“这里快下雪了,你回家的时候注意安全。”
“嗯嗯,好的”,我飞快地在屏幕上打出这几个字,然后按了发送。我想,他们没有说出口的是,南方再暖,也比不上家里。
我这里的南方有雪,但我,还是想回家看雪,和你们一起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