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篇:
第六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点一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所变的过程,但在持续一生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处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
2.定向性与顺性:心理发展在正常条件下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在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是不同步的,也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式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
(2)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既遵循共同规律,也存在个别差异。
考点二 个体心理发展阶段
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一1岁);婴儿期(1一3岁);幼儿期(3一6、7岁);童年期(6、7一11、12岁);少年期(11、12一14、15岁);青年期(14、15一25岁);成年期(25一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考点三 学习准备的定义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考点四 关键期的定义
关键期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考点五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基本内容:人的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激和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基本概念:
(1)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
(2)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3)顺应: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4)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3.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主要特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在婴儿一岁多时,其感觉动作日趋发展到具有物体恒存性的程度;接近两岁的婴儿能进行延后模仿。
(2)前运算阶段(2一7岁):主要特征为:知觉集中倾向;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3)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主要特征是:思维的具体性;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最大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特征为:抽象逻辑思维:假设一演绎推理。
考点六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
(1)内化理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变化逐渐内化成内部的智力动作。
(2)“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理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考点六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考点七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个体均面临一种发展危机及发展任务:(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一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2一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一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一 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一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考点八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考点九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根据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和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专断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忽视型教养方式。
考点十 学生的认知差异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威特金)
(1)场独立型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2)场依存型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冲动型与沉思型
(1)冲动型认知方式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很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2)沉思型认知方式的人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作反应,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所量,而不是速度,
3.辐合型与发散型
(1)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中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2)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考点十 特殊儿童的类型
资质优异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又称弱智):盲、聋、哑儿童;情绪困扰儿童;学习困难儿童。
考点十一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接受社会影响,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成为符合该社会要求的社会人的过程。
考点十二 印象的概念
印象是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作出的主观理解。
考点十三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首因效应:也称作最初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首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有更重要的作用。
2.近因效应:也称作最近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当认知对象有某些好的品质时,我们能将其他一些他并不有的好的品质也赋予他。
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一些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考点十四 社会影响
1.从众: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
2.服从: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3.顺从:也称作依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的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4.暗示:一般是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的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相一致。暗示是最基本的人际交流与人际互动的方式。
5.模仿:指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模式。
第八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考点一 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力与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考点二 学习的分类
1.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技能学习、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和运动技能(动作技能)的学习。
4.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分类:维度一是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理学习;维度二是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5.奥苏伯尔又根据有意义学习的繁程度将有意义学习分为: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和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
考点三 学习分类的相关概念
1.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2.知识: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4.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5.意义学习:就是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实所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
考点四 巴甫洛实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重要概念
1.保持:在生物体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同时呈现,其条件反射行为会持续地保持下去。
2.消退: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射会削弱并最终消失,这便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3.分化: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而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的现象。
4.泛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物也做出一定反应的现象。
考点五 桑代克的联结学说(试误说)——饿猫迷箱实验
基本内容
1.学习的实所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并且这种联结是直接的,不需要中介作用;
2.学习的进程是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考点六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强化学说)——斯金纳箱
1.基本内容
(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种,因而条件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据此,斯金纳提出两种学习形式:经典式条件反(S—R的联结)学习和操作式条件反射(R一S的联结)学习
(2)学习的实所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3)强化的程式(参考师出教材及老师上课讲解内容,重在理解)
(4)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他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2.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发生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今后发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
3.重要概念
(1)正强化: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加大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
(2)负强化: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
(3)惩罚: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考点七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
2.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3.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运动再生/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考点八 班杜拉关于强化方式的分类
1.直接强化:即对学习者作出的行为反应当场予以正或负的刺激
2.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3.自我强化:指儿童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判断标准,结合个人的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正或负的强化。自我强化参照的是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考点九 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格式塔学派)
1.代表人物:苛勒、考夫卡、韦特默。
2.基本观点:
(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即S一O一R)。
考点十 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檢学习论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考点十一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基本观点:
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3.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
考点十二 先行组织策略
先行组织策略就是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引导性材料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稳定地纳入和保持正式学习材料中更详细和分化的内容,给学习者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从而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考点十三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1.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并具体描述了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
3.加涅认为学习可以区别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考点十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生观:完全否定心灵白板说,强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学习观: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构建。
4.教学观:提倡采用情景式教学和合作学习。
考点十五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主张,学习不能由外铄,只能靠内发,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习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的任务只是辅导,学生本身自然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
2.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1)教育目标是要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2)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罗杰斯因此提出了“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3)强调学习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学习,他主张让学生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和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自己评分,来衡量自己的进步,从而把自我发动的学习变为自我负责的学习。
第八章 学习心理
考点一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就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其同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考点二 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动机理论: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
2.需要层次理论(见模块二第五章考点三)。
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竞争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评定分数时要放宽要求,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指责其错误。
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四种因素一一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或机遇)其中,能力和努力是两种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这种判断与评价对个体的行为动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考点三 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考点四 学习策略的分类
1.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
2.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麦基奇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监视、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寻求他人的支持)。
(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利用背景知识、记笔记、生成性学习)和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概括和归纳)。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环境设置策略,工具利用策略和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考点五 学习迁移概念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晌,即在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的影晌。
考点六 迁移的种类
根据迁移的性所不同,即迁移的影晌效果不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2)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根据迁移内容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一般迁移: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2)具体迁移:又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
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1)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2)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5.从迁移的方向来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2)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考点七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说:以沃尔夫为代表的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作出了解释。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注意、记忆等各种官能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而得到增强,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踺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因为内容经常容易忘记,其作用是暂时的,但形式是永久的。
2.相同要素说:以桑代克为代表。相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后来武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3.经验类化理论:以贾德为代表。经验类化理论认为,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得以产生的关键,迁移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记忆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对原理学习得越透彻,对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强,迁移也就越好。
4.关系转换理论:以格式塔心理学家为代表。格式塔强调顿悟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他们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也就越普遍。
5.认知结构理论:以奥苏伯尔为代表。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6.产生式迁移理论:以J.R.安德森为代表。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考点八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if !supportLists](1)[endif]学习任务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4)学习的指导。
第九章 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
考点一 知识的含义及实质
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考点二 知识的类型
1.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以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2.根据反映活动的表征方式和作用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3.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4.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卢姆把知识分为三个大的类别: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以及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
考点三 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分类,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识结构的关系分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考点四 知识直观的类型
1.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模象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
3.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想象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
考点五 知识概括的相关概念
1.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所特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2.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的例证。
3.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考点六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考点七 技能的含义及种类
1.技能: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考点八 操作技能的类型
1.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2.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型操作技能;
4.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等。
考点九 问题解决的概念、过程及影响因素
1.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定势与功能固着。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考点十 创造性概念和类型
1.创造性: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创造性的类型:根据“新”的程度不同,创造分为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
(1)真正的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类似的创造产生的成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有独创性。例如,以高斯名字命名的高斯巧算,虽然这种方法不是高斯首创,但对他个人而言,也是有创造意义的。
考点十一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的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考点十二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在某种条件下相互关联,其基本关系表现为:
[if !supportLists]1. [endif]低智商不可能有创造性;
2.高智商能有高创造性,也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考点十三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考点十四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延伸知识,补充知识储备)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1)从众: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2.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3.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考点二十七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态度定势;(2)道德认知;(3)家庭教养方式;(4)社会风气;(5)同伴群体。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考点二十八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1)说服法;(2)榜样示范;(3)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奖励与惩罚;(6)角色扮演;(7)小组道德讨论。
第十章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考点一 心理健康的含义
1.定义: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理为个人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水平上来理解:一是没有心理疾患,能够面对现实;二是感到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三是心理效能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
考点二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名称含义表现
焦虑症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虚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作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抑郁症以持久性的情绪落为特的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有些强迫症患者人格上有这样一些特征:主观任意性:过分爱干净,过分谨慎,注意琐事;拘泥于细节,生活习惯刻板,有强烈的道德观念
恐惧症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流),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人格障碍有许多类型,依赖型人格碍者有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策和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反衬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考点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客
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情绪与人际关系辅导及职业选择辅导。
考点四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洵;
6.小组辅导。
注:以上内容在师出教材教育综合知识内容基础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大家应以教材作为基点,认真备考,夯实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决战2019教师招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