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郎不回来,红花为谁开?

一个好句子的生命力是无穷的。大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是能够用美妙的语言提炼出真挚的情感,那么这个句子就能够超越时间,不断在一代代人的口中吟诵。

在这首词的前面,姜夔写了这样一段话: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这里面就有一个超越时间的好句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大概是在看到当年种下的杨柳,在一番岁月变迁中摇落殆尽,睹物思人,想到自身这些年的衰老和变故,情难自禁的一声感叹。

每个人,在时间和现实面前,谁不曾有过如此时刻?

姜夔被这一句所感动,他发挥了他词人与音乐家的才华,填写了这首《长亭怨慢》。


渐吹尽、枝头香絮,

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起笔写一番暮春景象,柳絮快被风吹尽了,飘散满城。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写一个远望的人,看着江上夕阳与远去的帆船,人问:“这些船要去哪?”一个“零乱”,既是写船,也是写人心的“零乱”,不然她又何必问自己:“船要去哪?”因为她的心里挂念的人,也不知身在何处?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这一句,化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要说比起阅人无数,谁比得上长亭的柳树呢?太上忘情,然而柳树早就看透了一切,不然早就凋零了,哪还会像现在这般青青。


日暮,望高城不见,

只见乱山无数。

痴情女子,看完了江边的船,又远眺天际的山。一个“不见”,一个“只见”,失望之情如斯。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

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这里姜夔又用了一个让人唏嘘的典故——韦郎和玉环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唐朝名将韦皋,在还没有成名的时候,跟一个侍女有了感情。但为了功名,他与侍女分别,还说:“少则五年,多则七年,等我发达了,一定回来娶你。”说完将一只玉环作为信物给了侍女。侍女等了七年,第八年见韦郎不来,绝食而死。

即便是按照古代的价值观,这个韦郎也算是负心汉无疑了。但由于他做了大官,立了战功,不仅死之后还有人给他修庙,连这段负心的故事也被好事者加上了狗血的续集。

说韦郎其实是太忙了,才把侍女忘了,后来偶遇侍女的家人才想起来,当下泪流满面,还特意请了道士把侍女的魂给招了回来,来了一次人鬼情未了。

更狗血的还在后面,道士告诉韦郎,这个侍女已经转世了,将来还要做你的小妾,你快去找她吧。果然多年以后,韦郎见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长得跟那侍女一模一样,当下就娶了她,从此过着才子佳人的幸福生活。

姜夔的这首《长亭怨慢》就是这样了,他用当时的“爱情”去给“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个句子做延展,殊不知这样的“爱情”,根本就是古代男人们的意淫,本来是“一见韦郎误终生”的悲剧,硬是被写成了“苦等八年,自杀殉情,转世还要嫁给你”的狗血剧。

【公号:从小读宋词  ID:leishusongci】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吕小夏 在某大神推荐的书单里看到岩崎朋子的《筑巢记》的,对于其中所述的,将42年前的老公寓改造装修为自己...
    吕小夏阅读 3,833评论 2 5
  • 转眼间,我的假期再次余额不足,美好的假期又要过去了。而我们即将迎来的,是人生的第一大考试——小升初。这个假期吧,虽...
    梦语星辰阅读 2,435评论 0 0
  • 01 一直想把自己考注会那几年的经历用文字记下来,虽然也时不时会和朋友、同事轻描淡写一番,但远远不能满足我内心的渴...
    大智勿小聪阅读 4,294评论 19 25
  • Today is the Lantern Festival.We made a big fire to celeb...
    蓝道阅读 8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