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打怪Level 1

在成功进入pm+之后,有幸结识了W学姐手下的另一个正式生,L小前辈,首先感谢这段时间他对我的帮助。

产品基础学习:

购买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两本),学会提问,启示录,结网,点石成金

软件(36氪、得到、简书)、网页(人人pm)、一些公众号(感谢看一看)

修改简历:简历前前后后修改了大概6遍,中间在各个招聘软件上投递,有实习僧、牛客、拉钩、BOSS直聘,以及学姐们的推荐

面试投递:在投递的几家中,SC公司给了我面试的机会,算是2019年唯一一场面试

SC面试:

1.面试准备:从接到面试通知到面试还有两天时间,在网站上了解公司资讯,并查找公司所在领域的相关知识,有幸发现pm+组的一位学妹在公司实习,也顺便了解了一波。准备了十几来个基本面试问题和针对公司的问题,最后有30%的面试内容与整理的资料相关。

2.笔试过程:笔试分为个人简历的填写、有关产品运营相关知识、公司所在领域的相关知识了解

①对产品运营的了解

②是否有过产品运营的经历?记忆深刻的优秀运营范例

③平时都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社会热点资讯?最近都关注哪些热点?

④平时都会上哪些网站?用的比较多的APP有哪些?

⑤谈谈你对SaaS的理解

⑥如果让你设计一款作业打卡产品,你会怎么去设计?

3.技术面:

首先问了问基础知识,会不会写需求文档,会不会设计小程序,会不会画PRD等等,之后便是具体问题的分析

①怎么看待微信朋友圈和微博?

       受众不同:虽然微信的起家是陌生交友,但是目前更多是熟人,朋友圈也更多是熟人之间的交互,微博有时候更多是对于各种新鲜事的讨论,不局限于熟人

       内容不同:朋友圈内容分两种,个人生活和社会时事,微博如热搜头条,更多获取资讯,社区的话有一点的区别

②如果发布寻找失踪孩子的消息,适合发朋友圈还是微博?

        主张朋友圈,朋友圈的消息没有微博刷新快,人们会更留心一些

③如果是地球一小时这样的活动,适合发朋友圈还是微博?

        主张微博,需要广泛传播,需要一定的传播范围,且这种活动为一年一次,需要一次性爆炸式关注度

④怎么看待抖音和快手?(这两个我一个都没用,面试官说如果我真的想走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两个还是得去看看,了解前沿和整个行业的生态)

⑤怎么看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

        很垃圾地提出了鄙视链这个词,我以后慎用,说豆瓣主要就一本书或者一个电影等作品进行深度交流与讨论,而百度贴吧是一群人对一件事物比方说游戏、漫画的讨论,狂热粉丝,而豆瓣显得文青,我觉得我对不起百度贴吧和豆瓣,之后对两者会做个竞品分析或者其他分析

⑥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的用户特点

问题5的延续

⑦三个词描述一下百度贴吧的用户,用户标签或是用户画像

      很明显我对用户画像这个概念只是知道,但是实践起来却无从下手,还需锻炼,后来用的是狂热粉一词

⑧对教育行业有什么了解

      之前在掌门和海风当过兼职老师,但是对教育行业不算了解,整个产业链都是不清楚的

⑨设计一个产品,解决收银的问题(目前的状态是现金,200人的规模)

       这个问题,面试官看我实在是答不出来,给出了两个场景,让我分析,最后还是没能答好,算是对教育行业知之甚少,看得出来面试官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很不满意

⑩让我画出收银小程序的页面

报名人员信息-------报名课程信息------金额信息

⑾如果岗位很枯燥,你该怎么办?

我能怎么办,只能安心接受(当然这是心里想法)

回答得时候有些犹豫,后来只能说可能我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吧(良心痛)

4.经理面:

自我介绍过后就开始疯狂输出问题,一开始还能好好整理思路好好回答,后来就开始去应付,回答问题不够深刻,还会偏题,感觉可能需要接受一下社会的毒打才能应对自如


整体分析:

one - 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即便看了书,对书中的知识其实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two - 行业嗅觉不敏锐,如果想从事这个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行当,不能局限于书本,还有关注前沿发展,以及行业的生态,整个环境的把握度,需要慢慢熟悉和了解

three - 说话方式需练习,很多时候需要思考,组织好语言才能去回答,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

four - 心态还是不够端正,抗压能力还需加强


PS:面试是这周一,这周四接到了面试通过的消息,整体来说,略懵,在男朋友的建议下,决定先尝试去实习,后面的实习再依据实验室的情况判定,希望能多多学习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