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智慧054:善意的谎言

避讳,中国温柔敦厚之风

作者:樊荣强

随着网络文化发达,于是出了一类新人——喷子。他们常常用恶毒的、侮辱性的语言发表评论,激怒他人,挑起争端,夺人眼球。

其实,这种近年才出现的喷子现象,与中国传统的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模式有巨大的冲突。传统上,我们都是温柔敦厚、内敛委婉、温情脉脉的。

糊涂文化

清代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字幅流传甚广,颇有意思。“难得糊涂”四个字下面,有他题的一行款跋: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是对“难得糊涂”的最好解释,也是郑板桥对自己处世哲学的一种解释。

钟爱这句名言者,其实并不糊涂。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如果一个人没有文化,世事不明,糊里糊涂地过着日子,幸福指数也许更高。那些并不糊涂的人,总盼望着自己糊涂,只是在他与残酷的现实抗争过程中,偶尔表现出来的无奈与妥协。

如果事事都显得非常精明,非要搞个真假是非、争个输赢对错,不仅活得太累,而且真的是太愚蠢。

难得糊涂作为一种为人处世之道,难在分寸的把握与拿捏。幸好,古代先贤给了我们无限的智慧与启发。

纵观中国文化,完全可以概括为“糊涂文化”,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

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由孔子首创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左丘明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说的直白一些,春秋笔法其实就是懂装不懂、难得糊涂、委婉含蓄,必要时说点善意的或者为保全自己的谎话。

知道真相通常是必须的,然而说出所有的真话,并不明智。因此,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中,不说真话往往并非恶习,而是智慧,也是美德。《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红楼梦》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增广贤文》也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说点善意谎言,既不伤害别人,也保全了自己。比如:

古时男子上门提亲,若男子长得帅,姑娘满意就会一脸娇羞的说:“终身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若长得丑,不满意就会说:“女儿还想孝敬父母两年。”

古时英雄救了美女,如果长得帅,美女就会一脸娇羞的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如果不帅就会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来世做牛做马,报此大恩。”

尊、亲、贤

中国从古至今都有“避讳”的文化传统。

“讳”的意思是“隐瞒”的意思。“避讳”的意思,不是隐瞒自己不光彩的事,而是要为别人隐瞒不光彩的事。

《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有云:“《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的原则和态度。讳什么呢?有人补充为: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总之,凡是尊者、亲者、贤者的耻辱、过失、不足,有失体面的事,都最好少说,不要传播,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谓的尊者,当然是指皇帝,泛指位高权重者。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其实也是人。是人就难免有些笑话、丑事,甚至恶行。如果大肆宣扬,怎能让万民景仰?所以淡化处理,避而不谈,给维护社会秩序、安定天下,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所谓的亲者,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真话也是有边界的,不能不顾及亲人的弱点和羞耻心,否则会破坏彼此的信任感,使婚姻和家庭成为一片废墟。

所谓的贤者,则是指有学问的人,你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对于单个的知识分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但不能一味的伤害、打击。一个社会,如果知识分子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必然沦为一片没有灵魂沙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尊者、亲者、贤者,是我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三种人物,必须包容他们的不足,这是一种智慧,更需要胸怀。不得不说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讲究场合、方式和分寸。

樊荣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后天就要过年了,想了一下过的挺快的啊。感觉现在的自己像是站在山顶上,抬头就可以够到星星,但这不是结束,你要能拿到才...
    小小风001阅读 890评论 0 0
  • 这部电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了爱情的无奈无奈之余,还有许多黑色幽默的调侃。 随着...
    lang_liu阅读 4,738评论 0 0
  • 作业1 吵架get不到女朋友的点,活该你单身 La La Land是最佳歌舞片?这几部影片表示不服 特朗普的英语水...
    人家叫肉多多阅读 1,391评论 0 0